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及环境问题让人们认识到常规能源的局限性。随着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迅速消耗,能源问题正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具有其他能源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利用太阳能光伏技术发电,已成为能源利用不可逆转的潮流。人们开发了一系列太阳能电池材料来利用太阳能,如单晶硅,多晶硅,化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其中Cu(In, Ga)Se2(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因其一系列优势成研究的热点。它有非常高的理论转化效率(高达30%),高的吸收系数(105量级),稳定性好,对材料缺陷的容忍度高等优点成为了近年来电池研究的热点。但是,目前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主要通过基于真空的技术制备,例如热蒸发、真空溅射。这些气相法的一个优势是能够用多种蒸发/溅射源,因此可以控制薄膜的组成及薄膜的相。但是真空条件需要对特定的空间抽真空,不能在大面积上获得低成本均匀的薄膜沉积。真空技术的反应速度慢,材料的利用率低(很多沉积的材料会沉积到容器壁上),另外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来加热或溅射目标源。这些极大的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合成成本,并限制了太阳能电池的规模化生产和大范围应用。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以可溶性Zintl相化合物为前驱体,通过溶液法合成了新型的有机—无机复合半导体材料,主要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高温固相计量比化学反应方法合成了纯度较高的Zintl相化合物前体K2Sn4Se8和K4Sn3Se8。(2)在乙二胺溶液中,K2Sn4Se8和K4Sn3Se8分别与四甲(乙)基溴化胺进行了化学剂量比的有机无机复合反应,得到了(R4N)2Sn4Se8和(R4N)4Sn3Se8有机无机复合物。(3)通过EDS测试,拉曼光谱测试,测定复合物的阴离子结构组成。通过有机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测试,确定复合物的有机阳离子成份。(4)通过紫外吸收可见光谱测试,测得了所获得的四个复合物能带间隙。结果表明有机阳离子可以微小的调节带隙,而无机阴离子的种类对带隙的影响较大。(5)尝试了上述有机—无机复合物在氯仿—甲醇混合溶剂以及二甲基桠枫等溶剂中的晶体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