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概念净脏隐喻及其对道德判断的影响:自我与他人视角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t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隐喻指个体借助具体的、有形的始源域概念来表达抽象的、无形的目标域概念,从而实现抽象思维的过程(Lakoff&Johnson,1980)。基于概念隐喻,个体借助具体的身体净脏体验表征抽象的道德概念,即可形成道德概念净脏隐喻(Cramwinckel,Cremer&Dijke,2013;Lee,Tang,wan,Mai,&Liu,2015)。道德概念净脏隐喻不但具有心理现实性,而且会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Zhong,Strejcek&Sivanathan,2010)。由于被试自我卷入程度不同,道德概念净脏隐喻对道德判断影响理应存在自我和他人视角的差异(Tobia,2014)。实证研究也发现,自我与他人洁净启动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不同,并且研究结果也还存在分歧(陶欣蕾,2018;叶红燕,2016)。综合分析已有研究可以看出,道德概念自我净脏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性,但是还不清楚这种隐喻联结与大脑神经活动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理论上自我与他人视角下道德概念净脏隐喻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实证研究方面尚存在争议,尤其也没有从洁净和肮脏两个方面得到实证支撑。基于此,本研究使用ERP技术考察道德概念自我净脏隐喻行为反应与大脑神经活动的相互印证,并基于自我与他人差异视角考察道德概念净脏隐喻及其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三个逻辑关系密切的实验进行实证研究。实验一探讨想象启动下自我净脏与道德概念的隐喻联结。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实验二探讨想象启动下道德概念净脏隐喻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是否存在自我与他人视角差异。实验三进一步探究想象启动效应是否会扩展到行为启动上,即行为启动下道德概念净脏隐喻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是否存在自我与他人视角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想象启动下自我净脏与道德概念存在隐喻联结,即自我洁净句子与道德词相联结、自我肮脏句子与不道德词相关联,且隐喻不一致比隐喻一致诱发更大的P300和N400波幅。
  (2)想象启动下道德概念净脏隐喻对道德两难判断的影响存在自我和他人视角差异,与想象他人洁净启动相比,想象自我洁净启动下被试对道德两难判断更严苛:与想象他人肮脏启动相比,想象自我肮脏启动下被试对道德两难判断更宽松。
  (3)行为启动下道德概念净脏隐喻对道德两难判断的影响存在自我和他人视角差异,与他人洁净行为启动相比,自我洁净行为启动下被试对道德两难判断更严苛:与他人肮脏行为启动相比,自我肮脏行为启动下被试对道德两难判断更宽松。
  (4)实验二和实验三的综合比较发现,道德概念净脏隐喻对道德两难判断存在自我想象与自我行为的差异,相比于想象自我洁净启动,自我洁净行为后道德两难判断更严苛;相比于想象自我肮脏启动,自我肮脏行为启动后道德两难判断更宽松。
  以上研究表明,自我净脏与道德概念存在隐喻联结,道德概念净脏隐喻影响道德判断且存在自我与他人视角差异。该研究有助于今后通过开展道德洁净教育干预进而增强个人道德思想意识与道德行为,减少或防止个体由于自我或他人差异视角带来的道德判断的偏颇。
其他文献
证券内幕交易罪是证券市场中的一类重要犯罪它违反了证券市场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我国刑法在1997年修订后,在刑法典中对其进行了明文规定。由于本罪涉及到许多证券理论专业知识和金融知识,因而对本罪的研究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将刑法学与金融证券法学的理论结合起来。所以本文不免涉及不少关于证券法方面的理论和内容。国外关于证券内幕交易的刑事法规制大多是在证券法等单行法中,所以研究国外有关证券内幕交易罪的理论
学位
伴随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以互联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融入大学校园并深受大学生欢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受新媒体环境影响深刻。新媒体技术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难点和困境,进一步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过度进食(Overeating)是指个体摄入食物超过自身能量需求的一种进食行为,它是肥胖和进食障碍的直接原因,同时也与抑郁、焦虑、自伤和物质滥用高相关。因此,探究过度进食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生命史理论(Life History Theory, LHT)认为在分配时间、资源和能量的过程中,个体必须在躯体投入(Somatic Effort)和繁衍投入(Reproductive Effort)之间做
母性行为(maternal behavior)是亲代抚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雌性个体对其后代或者亲缘个体后代提供保护和抚育的全部活动。良好的母性行为能够提高后代的存活率,对物种的延续及种群的稳定有重要意义。母性行为的启动需要母性动机的驱动,并伴随着焦虑水平的降低。母性行为的正常表达涉及以杏仁核(AMY)、内侧视前区(MPOA)、腹侧终纹床核(BSTv)等为主的情绪和动机调节环路,以及多巴胺(DA)
学位
微表情是非常快速的面部表情,通常持续1/25s至1/5s。像面部表情一样,微表情也包含一些基本情绪,例如愤怒和恐惧。通常,微表达嵌入情绪表达中,并在人们试图隐藏或压抑情绪时发生。先前的研究表明,微表情是揭示真实感受和检测欺骗行为的重要线索。但是,不同情绪类别的微表情识别的正确率不同,并且个体之间的识别能力存在差异,微表情在识别时会受到情景的影响。微表情的研究是情绪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外已有
学位
在当今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需求复杂多变,国内外竞争也日趋激烈,产品技术的革新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提升创造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专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也会对创造力产生重要影响,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平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且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照顾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福祉的表现。员工作为企业的一员,也是企业社会责任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员工的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感会对员工创造力产
概念隐喻理论强调,隐喻是个体借助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理解陌生的、抽象的概念(Lakoff&Johnson,1999)。具身认知理论也强调,身体是个体进行认知的基础,个体通过身体获取感知觉经验,且身体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判断和决策(Barsalou,2008)。基于上述理论,道德概念隐喻强调个体可以借助隐喻来理解道德概念(Lakoff&Johnson,1980)。围绕道德概念隐喻研究者进
学位
负性情绪失调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多种情绪障碍严重危害个体身心健康,因此探索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至关重要。除经典情绪调节策略如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外,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执行功能尤其是工作记忆刷新在情绪调节中的作用。部分研究表明激活或训练工作记忆刷新均能直接降低负性情绪,另一些研究则指出工作记忆刷新和认知重评都涉及对认知内容的快速转换用新信息代替旧信息的过程,因此刷新是通过促进认知重评从而达到降低情绪的效
学位
负性情绪会导致不良后果,愤怒是导致冲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各种冲突事件频发并造成了不良后果,其中2018年12月28目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后果尤为严重。该事件由乘客与司机的冲突导致,双方均在愤怒情绪的支配下做出了错误的行为。由此可见,负性情绪不仅是社会冲突产生的诱因,而且它会对社会冲突中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即它逐步增强并击败自我约束从而引发强烈的过激行为,继续下去并引发严重的行为后果。这
学位
群际关系是社会学、心理学研究的t要划i域,良好的群际关系对增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体现。研究表明群际接触是改善群际关系的有效心理学路径。现实情景中,运用群际接触的策略可以有效促进不同群体间的关系。  互联网的发展普及,以及在不同群体和文化中的广泛影响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新的机会,个体在网络情景中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与外群体成员产生接触,即线上接触。从互动的角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