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大河小说”中的四川社会历史图像

来源 :湖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f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多卷本连续性的长篇记录清末民初四川社会历史变迁的李劼人“大河小说”三部曲对于考察四川社会历史图像有着重大意义。作品选择从日常生活的民间视角入手,最大限度地展现了川西坝子自给自足的生活景象以及复杂的原生态民间生活。通过对波澜起伏的社会历史中川地的城市空间发展和川人的地方生活情状的描绘,呈现出动态的发展的川地社会历史图像。本文以原版“大河小说”三部曲为主要论述对象。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通过分析李劼人与本土及外省作家笔下的成都书写差异来探讨“大河小说”中独特的川地景象。从自然景象与文化景象两个方面得出一个复杂的原生态的民间书写世界。第二章,从“城”入手,以家庭室内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变迁来观察人与城的互动,展现“大河小说”中川地生活的变革与更新。从而挖掘出背后深层的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化以及生活空间与政治空间并存的历史发展意味。第三章,以“人”为切入点,从李劼人笔下人与人的活动轨迹来研究隐藏在故事背后的地方权力结构演变。主要包括市井小民的权力斗争和川地女性从私人空间到被迫的“公共空间参与”。第四章,从时代要求和作者主观意识出发,探讨作品版本的变化。通过比较作品的原版与修改版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和历史大事件的记录,分析出作品版本的叙事差异以及作品纪实性与文学性的书写得失。并且,透过不同社会历史研究方法间的错位,探讨作品中社会历史图景解读的落差。在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下,最终探索出李劼人“大河小说”中丰富的动态的四川社会历史图像。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迅猛发展,数据规模的爆炸式增长不仅对各行业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而且也成为各行各业可挖掘利用的宝贵资源。伴随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分布式系统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行业在其运转和营利中对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依赖度和结合度逐渐增强。零售药房作为医疗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保障公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零售药房的快速健康发展,是对全世界医疗卫生发展的有力补充,因此世界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其交易过程中关联方交易也越来越多。有序规范的关联交易可以有效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合理控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但是由于关联交易自身具有复杂多样隐蔽性强的特点,且目前我国相关政策规范不到位,监管部门不严格,使其极易导致公司为追求自身利益,通过不正当的关联交易进行财务舞弊。这不仅影响了我国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使关联交易审计的风险增加。因此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依靠其扎实的工业基础,通过将生产纵向分离,把产品加工环节迁移到欠发达地区,将产业核心聚焦在研发、设计以及品牌等高附加值环节,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获得了大部分的分工和贸易利得,奠定了其发展基础。创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在进入新常态后,创新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工业产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伟大规划
地方立法,其要旨在于地方性事务处置的规范化,坚持国家自上而下的立法治理势必导致治理不能的后果。基于我国区域间的政教风俗的差异,不同区域需要不同的治理手段,譬如某类同一的地方性事务,一些地区运用建议、劝告等平和措施便能处置得当,而另外一些地区则须选取具有强制性质的手段方能进行有效治理。如此相同目的、不同手段的方式使得我们应当去关切地方实际情况的特殊性,而地方的特殊性,本质上就是地方的文化理性,它是地
作品说明:本系列服装灵感来源于生活带给人们沉重的压力、人们不安于现状、奋力挣脱、寻找重生之路的强大力量。着重关注户外服装功能性与通勤服装的融合,机能元素的运用、简约的款式、大自然矿物纹理的花纹、手绘3D立体拼贴以及填充工艺手法,打造出更适合扩大市场的运动单品。
期刊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提问方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同时数学又是一门集逻辑严谨性、高度抽象性和广泛应用性于一体的学科。而小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有限,如何恰如其分的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使之相应得到更好的训练,数学教师在课堂中适当的指引则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对前人已有的研究方法进行整理总结和归纳之后,选择笔者实习学校所在年级的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创新在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越显突出,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从文献研究和现状调研情况来看,国内高校学生由于长期在学做分离的教学方式下进行学习,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学习者的实践创新能力发展受阻。本科生作为国家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将要面临的是多元复杂的发展型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的高低将会影响未来的就业发展。因此,本研究探索适
作为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院承担着定分止争的重要职责。在此背景下,法院干警的工作表现是法院实现司法公正、发挥司法社会功能的核心与基础,而组织支持感、组织承诺、心理资本与敬业度均与员工的工作表现相关联,这对如何提升法院干警工作表现有所启发。目前关于公务员组织支持感、组织承诺、心理资本与敬业度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以法院干警为被试的实证研究仍为空白。本文立足于法院工作环境,旨在探讨组织支持感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并在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互相作用中,能不断地调整自己内部心理结构,达到与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并在其中渐次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特质”[1]。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保护性心理资源来调节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讨论作为保护性资源的心理弹性因子是否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起到调节作用,试图为减少流动儿童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离不开全民族法治素养的提高。青少年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锋军,所以《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初中生系统接受法治教育的主渠道,现阶段如何提升此门课程对初中生法治意识培育的实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法治教育内容的整理与分析,以及目前《道德与法治》课对初中生法治培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