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新的数学实验教材在体系、内容、呈现等方面充分体现出新课改的理念,但在具体的实施中也遇到了不少的矛盾、困难和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创设引发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实现这个基本理念的有效途径,但情境的创设要避免形式化。自主学习需要情感基础、学习策略的支持和自我监控能力的保障,这就要求数学课堂教学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氛围,保证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性,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检验意识和检验技能。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作为两种有效的自主学习方式,有着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将传统的讲授法、练习法、记忆法等“常规武器”注入新的内涵是教学方式改进的必经之路。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指挥棒”,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强调知识评价与能力情感评价的结合、量的评价向质的分析的转化、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结合。为此,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是基础,弱化考试的终结性功能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