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图式下的视频广告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on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和转喻研究一直在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完善当中。自Lakoff&Johnson(1980)提出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以来,语言学界已经普遍认同隐喻以及转喻的概念性本质。然而,许多学者逐渐发现将概念隐喻以及概念转喻囿于语言符号中,并且仅从文字当中寻找例证的学术观点有失偏颇。因此,以Forceville为领军人物的语言学家将概念隐喻以及概念转喻的研究历程带入了一个新境界,把仅限于语言学领域的概念隐喻及概念转喻研究拓宽到跨学科的多模态研究领域。他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模态隐喻和多模态转喻的概念。在多模态语篇研究中,最早以及最频繁地被关注的体裁是广告。在20世纪,大部分研究都将重点放在平面广告上,直到21世纪,越来越多的学者才将重点转移到视频广告上。因此,为了对此领域的相关研究做出补充,本文作者将以新加坡航空公司2015年发布的视频广告为研究对象,寻找其中的多模态隐喻和多模态转喻。此外,为了提出一个理解此广告的整体框架,作者还将从意象图式的角度理解整个广告。本文拟定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本广告中存在哪些最明显的多模态隐转喻?他们的主要类别是什么?2.如何用意象图式来理解整个广告?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作者首先回顾前人研究,一方面综述有关广告中多模态隐喻和多模态转喻的研究,另一方面总结有关广告中意象图式的研究。据此,本文采用数据收集,内省分析法以及个案分析法来找出广告中最明显的多模态隐喻和多模态转喻,并且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再根据意象图式理论分析整个广告。依次,发现的结论有:1.整个广告中的多模态转喻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分别为:整体-部分和部分-整体。也可以更为细致地分类如下:内容物转喻容器;特征转喻范畴;连续的子事件转喻整个复杂事件;范畴转喻特征;对象转喻构成物质。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为颜色,肢体语言和危险-安全概念对。2.整个广告可以通过容器图式、始源-路径-目标图式,力图式和物质-可数图式来理解。相较于前人的研究,本文取得的细小进步就在于作者不仅详细阐释了广告中单个重要的概念,还将概念串联起来,提供了理解广告整体的意义构建的方法。
其他文献
自莱考夫和约翰逊在1980年提出概念隐喻以来,认知语言学家们已经普遍认同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交流已不仅仅局限于语言这一媒介。近年来,多模态隐喻和多模态转喻的研究在认知语言学家中颇为流行,开拓了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研究的视野,意义深远。在电视广告领域,广告商为了吸引和保持观众的注意力并将广告产品的信息传达给观众,使用了许多多模态隐喻和多模态转喻。1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良好的英语发音在国际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同样受到了不同年龄段学习者的重视,特别是学生的重视。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最易受到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方言的影响。事实上,英语元音的习得对英语学习者来说非常基础且至关重要。基于以上观点,作者选取母语为普通话和兰州方言的兰州高中生作为受试,通过研究他们的元音偏误为学生和老师提供相应的教学启示。本文
教师反馈的过程是一个师生沟通交流的过程,是产生对话的机会,如何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成为有效的交流,让教学过程中的对话成为真正的对话,使反馈具有教育性,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有效反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对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反馈有效性的研究,对改进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发展都至关重要。本研究聚焦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反馈的有效性研究,并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反馈为例,旨在探究教师反馈有效与否的标准以及影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医学思想改变了当时乃至后世近千年的历史时期中医生治病救人的观念及方法,古希腊医学奠定了西方医学重视实验与临床医学的传统,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更是用他伟大的智慧创造了令后人景仰的成绩。希波克拉底医学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理性医学思想”和“医德思想”,本文以《希波克拉底文集》为研究资料,以希波克拉底医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考察了古希腊医学产生的背景,介绍
英语在中国的流行和普及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渐渐地人们关注的重点也从语法逐渐地转移到了对RP(Received Pronunciation—一套被广泛接纳的标准发音)更好的习得上来。且辅音在数量以及出现频率等方面上都要高于元音,同时在作者自身的学习经历上来看巩义地区的学习者在辅音的习得中也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此,作者研究讨论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中的辅音习得具体有哪些影响。作者选取了巩义市第一高级中
16世纪欧洲社会经历了重大变化,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世俗化、君权强大与教权衰落、宗教多样化,这些相互关系决定了欧洲近代化的总体方向,也为教皇克莱门特七世施展个人野心和宗教政策提供了历史舞台。克莱门特七世是一位典型的文艺复兴教皇。这一时期的教皇政府热衷于谋求权力和荣誉,积极地表现出教皇对世俗和宗教双重最高权力的追求。教会干政和追名逐利的形象为人们所诟病,而教皇与世俗君主之间冲突也日益加剧。一方面,
伴随着媒介技术发展以及流量紧缺现象出现,各电商平台都在挖掘新的流量爆发点,探索电商内容化与社交化新模式,电商直播也就应运而生,迅速成为受众重要的消费渠道。从传播仪式观角度看,电商直播不仅是一种信息内容的传递,也是一种包含意义共享的社会活动,它是对社会文化的建构。淘宝直播是目前电商直播行业佼佼者,它借助消费场景的打造赋予受众沉浸式的购物体验,受众能够实时与主播互动,最终实现消费的转化。消费升级背景下
在所有的媒介中,电影以其既能在任何一个时代中生生不息且受人喜爱,又能承载历史记忆、创造新的未来幻想,成为“第七艺术”,而军事题材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区别于其他国家电影的一种独特类型,从建国到现在经过了多次变化升级,无数学者对这一题材电影进行了各角度的研究,但少有人从媒介社会学的角度来对军事题材电影的变化为何发生又有何作用进行分析,所以本文就将以军事题材电影这一电影媒介中的独特类型作为分析对象,对新世纪
无论在古代世界还是当今世界,女性的离婚问题始终不容忽视且值得探讨。在罗马帝国前期,离婚是婚姻的主要解除形式之一,对罗马女性离婚问题的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两性观念和婚姻立法情况。虽然自罗马建城以来就存在关于离婚的规定,但离婚在早期罗马社会并不多见。三次布匿战争之后,随着罗马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风尚的巨大转变,“有夫权婚姻”逐渐被“无夫权婚姻”所取代,婚姻的稳定性遭到严重挑战,离婚大量出现。
作为灵魂对立的身体在哲学和美学领域一直处于不在场状态,但是进入大众传播时代后,媒体和广告传播对身体的顶礼膜拜似乎使得身体的在场变得举足轻重。理查德·舒斯特曼提出的身体美学理论更是致力于传播对身体的关怀或可能改善身体审美的认知、话语、实践及身体训练。本文主要由四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交代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一章对中西哲(美)学中的身体美学思考做了基本的概述,先是本文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