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分裂句/假分裂句对比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aoyanfe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裂句/假分裂句是一种特殊的句法构式,此类构式是通过对简单句式进行一分为二的“割裂”而形成的。“割裂”即转换生成语法中所指的“转换”,那么,分裂句/假分裂句实则是通过转换其基本句的句法结构而形成的新的特殊的句法构式。分裂句/1假分裂句的语用功能为突出强调句中的“焦点”成分,与此同时通过句式达到对比的效果。(Hadumod Bussmann,2000)以上对分裂句和假分裂句的描述引自《Routledge语言与语言学词典》。很显然,所引用的概念解释是从传统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入手的。这也侧面地反映了两大学派对分裂句/假分裂句研究的深刻影响。有关分裂句/假分裂句的传统语法研究主要解决了两大句式中的句法结构及其成分的语义功能问题;转换生成学派关注的是分裂句/假分裂句的演化生成过程以及它们的根源形式。分裂句/假分裂句的功能主意研究主要发展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功能研究可以细分为两类:一为以信息为驱动的研究方法,主要出发点是研究信息结构是怎样相互合作以成功传达信息的;另一类为语篇驱动下的功能研究,主要解决了语篇结构是怎样排列组织的。通过研读之前相关的功能研究,不难发现,总的来说相关的功能研究主要是在系统内部对两大结构的意义实现形式进行研究,并未涉及不同层面的交叉研究。无论是传统的语法研究,还是转化生成研究,抑或是功能主义研究,都对两大结构的探索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但以往的研究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局限,这些局限有的可以追溯到所采用的理论方法上,有些是由研究方法的不足所造成。故此研究试图采用相对科学的方法,运用系统的理论,并使二者相互促进结合,以期得出更加科学、全面的结果。功能主义的分析方法将分裂句/假分裂句放到实际并客观的语境中,而并非脱离语境进行分析。故为此研究提供了全面的,动态的研究环境;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为研究提供了科学客观的研究工具,保证了研究结果的较高的可信度。本文从两大结构的语篇功能实现形式入手,试图通过语料库探索英汉分裂句/假分裂句在意义传递方式及语篇功能实现形式上的差异。研究结果对跨文化交流,二语习得和教学以及翻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了对比分析和基于语料库两种方式。具体的数据收集程序为:首先,从不同数据库中筛选出相应的数据。但是通过计算机自动筛选所得出的数据并不是最终结果。在自动筛选的结果中,有一部分数据尽管在形式上与分裂句/假分裂句构式类似,但实则在功能上不能被称之为分裂句/假分裂句。既然如此,这部分数据就需要被排除。排除这一步骤是自动筛选解决不了的,所以在此步骤中需要相应的手动筛选。其次,所有检索到的合格的数据项需要依据其语篇体裁进行归类,这样便可体现出分裂句和假分裂句在英汉语料库中的分布情况。接下来的第三步统计中所得的数据同时也是进行分析的基础。在此步骤中,分别从先前统计的合格语料中随机抽取10%的样本,并根据相应结构对其进行句法,功能(主题结构,信息结构)层面上的划分。通过对比两大构式的结构配置的对比,可以反映出其信息传达方式以及语篇功能实现形式的不同。分析部分主要针对的是二次筛选的所得数据。分析部分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主要是对二次筛选中的样本例句进行主题结构和信息结构的划分和分析,并总结出其二者的配置关系,根据四种配置关系在语料库中的反映情况界定配置结构的“标记性”。第二方面,将英汉分裂句/假分裂句的结构进行“标记性”的区分,划分出8种结构搭配形式,从句法上对其焦点成分进行分析,并从所统计数据中总结语篇功能实现形式的差异。第三方面主要总结分析了英汉分裂句/假分裂句在衔接手段上的异同。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本文取得的结论可以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1)在分裂句/假分裂句的分配问题上,英汉存在差异。如汉语分裂句主要运用与口语和小说题材中,而英语分裂句更多的运用于专业语篇中。(2)通过相关数据揭示出两大构式在句法层面的一些特点。如在英语分裂句中,焦点部分的词性选择种类很多,词性分布相对较为均匀。凡是能被主题化的词性都可以充当焦点。而在英语假分裂句中,焦点的词性选择则极为有限。基于本研究的数据,我们得出,本研究语料中的英语假分裂句的焦点部分所选择的句法形式主要有:名词短语、非限定性小句和限定性小句。对英语假分裂句焦点词性的总结基本上可以概括汉语假分裂句的情况。不同的是,由于汉语不存在限定性和不限定之分,故在汉语假分裂句中充当焦点的词性主要是名词词组和限定性小句。在汉语分裂句中,焦点往往由名词词组构成,限定性小句使用非常受限;而在汉语假分裂中,限定性小句的使用频率很高。如以上所陈述,通过数据,可以得出两大构式的一些构成特点;除此以外,构式“标记性”问题的差异也可以通过数据得到反映。(3)虽然英汉分裂句/假分裂句在句法结构和基本形式上存在差异,但从功能的角度分析,无论是英语或汉语,分裂句和假分裂句自身都有一套传递信息的方式和结构,换句话说,其意义、功能实现形式是不随语码的转变而转变的。(4)通过观察分析相应数据,能够发现英汉分裂句在与语篇进行衔接时采用的衔接手段有所差异。本研究是对先前研究的继续和发展。其研究结果对相关研究具有一定补充、促进的作用。首先,本研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入手,分析了两种构式的组织形式和意义释解方式,是对分裂句和假分裂句构式以往研究的补充和发展。其次,通过不同层面的数据的呈现,能够从不同侧面反映出英汉分裂句/假分裂句的差异。如“焦点”的选择的不同,信息的传递方式不同,衔接手段的不同等。除了对理论研究具有一定借鉴作用之外,通过差异的揭示,研究结果为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等学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帮助。本文通过对英汉分裂句/假分裂句的句法形式差异的研究,为相关英语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创新视角;通过揭示信息传递方式和功能的实现形式以及英汉分裂/假分裂句式分布差异,使我们从较为新颖的,灵活的角度对我们的跨文化交流现象和方式进行思考,从而有利于交流有效性的提高。对两大构式的衔接手段的对比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分裂构式,释解语篇意义。
其他文献
单位累犯是伴随着单位犯罪的立法确立与现实存在而产生的一种提法。没有单位犯罪的立法确立,也就没有单位累犯的研究必要。单位犯罪的理论研究日渐深入,作为单位犯罪内容之一
以河南为主体,涵盖周边的中原地区,是一个山水相连、血缘相亲、文脉相承、经济相联、使命相近、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建设中原经济区,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
<正>课题: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综合复习课考纲要求:Ⅱ级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学情考情:
影像技术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发明,它对当代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在读图时代,影像成为人们感知和认知事物的普遍方式,影像艺术对艺术家的思想和创作方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同时测定鲜水果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乙萘酚、4-苯基苯酚和联苯醚5种保鲜剂的分析方法。鲜水果样品经乙醚超声提取、浓缩后,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轨的不断推进,利益结构重组且呈多元化态势发展,双轨化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及旧的干部管理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越发凸显,职务犯罪浪潮又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地处我国西北边陲的新疆,同样面临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婚姻是产生家庭的前提,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从社会背景来看,离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导致亲子关系面临考验,离婚父母之间关于子女探望的纠纷频频出现,这不仅影响父母子女之
近年来,随着脑科学的发展和各种学前教育相关研究成果的出现,证明了早期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学前阶段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
当前,以Internet为代表的开放网络无疑已超越冯.诺依曼式计算机成为在未来几十年里最重要的计算环境。开放网络计算环境具有这样一些特性:它一个快速增长的、动态的系统、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