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型金属卟啉仿酶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酚类污染物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ufeng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酚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化学工业基本原料,被应用于各种工业制造中,在焦化、煤气、化工等行业中都会产生大量含酚废水,是一类典型的有机污染物。由于含酚废水来源广、数量大、危害强,其处理技术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传统含酚废水处理方法费用高、耗时长、操作繁琐,甚至会造成二次污染[1]。生物酶具有对环境友好、条件温和、催化效率高等优点,但天然生物酶获取困难、价格昂贵、较易失活,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因而模拟酶的研究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天然氯化血红素是卟啉铁配合物,大量存在动物的血液中,被广泛用作过氧化物模拟酶用于化学动力学[2]及分析化学[3]等研究领域。由于天然血红素主要吸收紫外光,限制了其在处理污水方面的应用。为了增加血红素对太阳光的利用率、提高其催化活性,本文分别从影响卟啉催化活性的因素考虑合成了三种不同的负载型金属卟啉仿酶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表征以及性能评价。首先催化剂的制备:影响金属卟啉催化活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轴向配体、中心金属离子和外围取代基团[4],本文首先以天然血红素为原料,通过机械研磨法合成了咪唑轴向五配位的双配体配合物;然后以天然血红素为原料,通过脱铁酯化、酯解和键合金属离子等过程合成了不同中心金属离子的金属卟啉;最后以四-(4-磺酸基苯基)卟啉为原料,通过键合铁离子合成了四-(4-磺酸基苯基)卟啉铁。由于金属卟啉配合物在水中易团聚,导致其催化活性下降,因此本文合成了高分子纤维素磁微球载体,并以三聚氯氰为桥联剂将不同金属卟啉负载到载体表面合成了三种不同的负载型金属卟啉仿酶催化剂。其次催化剂的表征:采用U-3900H型UV-Vis测试分析催化剂的吸光特性;采用NICOLET370型FT-IR对催化剂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采用Varian-700型ICP-OES对中心金属离子含量进行定量分析;采用Philips Tacnai G2F20型TEM观测催化剂的形貌;采用Q50型TGA对催化剂进行热重分析;采用LDJ9600型VSM测试催化剂的磁滞回线。通过以上分析方法充分说明本文成功合成了三种颗粒均匀、磁饱和强度高的负载型仿酶催化剂。最后催化剂的性能评价: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以水中溶解氧为氧化剂,对苯二酚(HQ)为底物,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对酚类有机物污染物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配体改性血红素的仿酶催化剂用量0.2g·L-1、HQ初始浓度20mg·L-1及pH值为6的条件下,光照6h后HQ的降解率达到96.97%,催化剂重复使用8次后,降解率仍可达88%以上;不同中心金属离子改性血红素仿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顺序为:锌卟啉>钴卟啉>镍卟啉>铜卟啉,当负载型锌卟啉仿酶催化剂加入量为20mg、HQ初始浓度为20mg· L-1、溶液pH=6.5及光催化反应时间为6h时,HQ的降解率达到95.52%,重复使用8次后降解率仍达到86.32%;四(-4-磺酸基苯基)卟啉铁仿酶催化剂加入量为20mg、HQ初始浓度为20mg·L-1、溶液pH=6及反应时间为6h时,HQ的降解率达到92.27%,重复使用8次后降解率下降为76.77%。同时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捕获剂的方法,对不同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对苯二酚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是否可以增加脑出血损伤周围脑组织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巢蛋白(Nestin)的阳性表达,为出血性中风方的临床疗效
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各种导航传感器本身的误差,以及仪器的安装偏差等,使得AUV(自治水下机器人)在进行远距离自主航行时,自主导航的精度大大下降。针对以上问题及实际工程需要,论文
本研究采用Logistic生长模型和幂函数曲线方程分别对青蒿株高生长和分枝特性进行了曲线方程拟合,并对株高生长与分枝数目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曲线方程拟合度分别为
掌握新闻获取方式与采访技巧是记者高质量完成采访任务的必要手段。记者不但要从政治嗅觉,网络技术、观察生活等方面获取新闻线索,更要在采访中要与采访对象之间形成有效的交
橡胶挤出机的温度控制直接影响着挤出制品的性能和质量,精确测控挤出过程的温度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和延长挤出设备的连续工作周期等。随着橡胶工业的持续发
传统基于载荷分析和流量监测的DNS隧道检测手段误报率高且不能有效应对新型DNS隧道木马,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通信行为分析的DNS隧道木马检测方法.从DNS会话的视角对比分析DNS隧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新版《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此次发布的新标准,根据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要求,对原有标准的相关方面进行了补充完善,其中的绿色
教育叙事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被介绍到中国以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皆有许多人参与,在中国形成叙事研究的热潮。一些学者认为探究普适性教育规律的教育科学研究疏离了教育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站在政府环境行为立场上,从生态环境的经济特性角度对丹江口水源地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探究分析,并提出相关思路与建
<正>猪蓝耳病(PRRS)于1987年在养猪业发达国家发生,现已遍及全球。我国于1996年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首次分离到蓝耳病病毒(PRRSV),从而证实了本病在我国的存在。十几年来,蓝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