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而涉农小额信贷是我国现阶段实现减贫目标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手段,对于消除金融排斥现象以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先从影响涉农小额信贷发展的因素、发展涉农小额信贷的社会效益方面入手,梳理金融排斥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借鉴了国际上开展涉农小额信贷业务模式的研究成果,以此作为基础。本文以山东省农行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要分析了涉农小额信贷运行模式的实践,分别从传统涉农小额信贷运行模式的实践方式及出现的问题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新型涉农小额信贷运行模式的实践方式及优势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对如何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提升山东省农行涉农小额贷款的业务发展展开探索,结合山东省实际,山东省农行创新提出“涉农小额贷款+互联网”的运行模式,并予以实践。在新的模式下,本文系统分析了山东省农行就此模式开展的思路探究、设计的原理、具体的模式等,并就现在的发展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能够在新的业务模式下扩大农村地区客户覆盖面,降低农村地区金融业务的服务成本,推动当地涉农小额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山东省农行自身效益的提升以及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