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数据采集和频谱分析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150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需要能够准确、快速和便捷地获得大量数据并能从中迅速提取出有用的信息.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嵌入式计算机正在深入应用到工业、农业、教育、国防、科研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将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与数据采集技术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结合起来,构成一种体积小、便于携带、易于网络化、造价相对较低,集信号采集、处理、存储和显示为一体的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论文从现代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便携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着手,分析了嵌入式技术在数据采集和频谱分析应用中的优势和意义.采用嵌入式Linux作为操作系统,针对Motorola公司的MC68VZ328和Cirrus Logic公司的EP7312(ARM7系列)两种嵌入式处理器,设计了数据采集电路和接口控制电路.在分析系统软硬件资源的基础上,编写了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应用程序,实现了用于频谱分析的FFT算法,研究了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的编程方法和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问题.设计的数据采集电路具有放大、滤波、采样等功能.采用了双FIFO存储结构,有效地保证了模/数转换器40MHz采样频率.通过CPU的接口电路设计,实现了信号的幅值控制和采样频率控制.编写的应用程序实现了数据采集、存储和显示等功能,具有灵活的操作性.在软件设计中,利用了Linux操作系统的多任务特性,实现了各个功能模块在宏观上的并行处理,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采用512点时间抽取(DIT)基2FFT算法对所采集的信号进行了频谱分析,研究了提高FFT运算速度的方法.实现了在EP7312和嵌入式Linux平台系统下彩色LCD设备的驱动,论述了设备驱动的工作原理,并总结了开发中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论文对进一步开发针对工业、国防、医疗等各个领域具体应用的网络化数字存储仪、频谱分析仪和相应的手持式仪器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流媒体应用开始越来越普及。为了适应流媒体应用对实时性的要求并有效地缓解网络带宽瓶颈,流媒体缓存技术应运而生。通过把流媒体缓存配置在客户
Kerberos是由麻省理工大学开发的一个基于对成密码技术和用户口令的,第三方的网络认证协议.该文在学习研究Kerberos协议,以及麻省理工大学和微软提供的Kerberos认证系统的实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发展,企业级应用的概念逐渐被软件开发人员和市场所接受。企业级应用的开发已经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企业级应用的快速发展给软件
基于组件对象模型(COM)的矢量图形编辑系统提供一个独立于其他具体应用系统的图形编辑环境,采用COM技术构建。按照组件化设计的思想,将系统各个大的功能模块作为一个独立的组
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是Internet技术应用于传统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产物,GIS通过WWW功能得以扩展,正在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工具。但是,随着WWW技术的蓬勃发展,WebGIS的进一步发展
数据库管理系统可能会因一些不可预知的软硬件故障影响事务的正确执行甚至破坏数据库,降低它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数据库系统的备份与恢复部分正是要解决这些问题。本课题以“
虚拟机实时迁移是虚拟化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近年来不断兴起的数据中心的负载均衡和灾难恢复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通过虚拟机的实时迁移,把虚拟机从源物理主机硬件平台迁移
对图像分割算法的研究巳有几十年的历史,借助各种理论至今已提出了上千种各种类型的分割算法。由于尚无通用有效的分割理论,因此现已提出的分割算法大都是针对具体问题的,并
实时数据库是其事务和数据都可以具有定时限制的或显式的定时限制的数据库系统。系统的正确性不仅依赖于逻辑结果,而且还依赖于逻辑结果产生的时间。在实时数据库系统中集成
根据CNNIC一月份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