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投资、出口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口受阻,常受人牵制;近年来投资过热,对经济运行的副作用也有所呈现,从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一方面,居民消费的增加不仅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消费增加也是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共享改革发展之利的最重要方式。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资产在居民财富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提高消费方式中,收入的作用不言自明。而资产对消费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定论,特别是在我国,资产的财富效应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现有的研究中,各种结论差异巨大。而研究方法中,大部分的研究是整体研究,即探究我国居民资产财富效应的整体状况,而对于地区差异状况则很少有研究涉及。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我国城镇居民资产财富效应的状况和地区差异情况。文章通过收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消费、资产的全国和地区数据,分别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以分析我国城镇居民资产财富效应的整体状况和地区差异状况。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分析发现,我国城镇居民股票资产呈现弱财富效应,股票价值的增长对消费的提高没有显著影响;而房地产资产呈现显著的正财富效应,即房地产的价值增值对居民消费的提高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也证实,股票资产财富效应仅在宁夏和云南显著,且为负财富效应,而房地产资产在大部分地区具有显著正效应,这些地区包括:北京、福建、广东、贵州、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浙江、重庆。房地产资产财富效应在地区间呈现结构性差异,经济较发达地区房地产财富效应显著,经济较落后地区房地产财富效应不显著。文章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