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曾有四大古文明,其他三种文明都断裂过,令人骄傲的是,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五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早已积累形成了一个文化体系,其内容包罗万象,包含着众多的优秀成果,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韵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已成为民族基因,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内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大众。大学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对其自身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中流砥柱,在其发展和创新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为支撑力量,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对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建设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的联系愈加紧密、交流日益频繁,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地位受到一定的影响,缺少足够的分量,致使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本文在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试图从多方面找出优化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解决路径。本论文正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具体概述如下:第一部分:阐述传统文化相关的理论。首先,阐释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内涵,这是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突破口;其次,叙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分别从文化的教化功能、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成才以及建设文化强国三个角度进行论述,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素质的提升、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奋发向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二部分: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总体情况。这一部分主要是根据分析调查问卷,从整体情况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具有乐观的一面,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较高以及具有较强的传承使命感;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从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学校教学设置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三个方面来总结的。大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传统文化氛围不足等方面影响着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第三部分:分析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主要是针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再结合对调查问卷的分析以及文献的研究提出的五个路径。第一,成立研究社团,主要包括确保物质保障、建立社团导师制、组织社团活动三个方面,加强传统文化理论研究;第二,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注重图书馆的功能布局、引进互联网技术、成立阅读推广部、引进外部资源四个方面,加大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第三,发挥课堂教学作用,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师培训等方面科学组织课堂教学;第四,开展文艺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文化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传统文化融入日常行为;第五,重视家庭和社会力量,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团体,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社会力量不容小觑,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综合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推进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