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aj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危害大豆生产的重要世界性病害之一。准确可靠地鉴定生理小种的类型,明确其致病性差异对该病的防治和抗病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大豆孢囊线虫侵染寄主受根系分泌物的影响,研究大豆孢囊线虫对不同浓度酸和盐的趋性,有助于明确侵染期幼虫寻找寄主植物的机理,对大豆孢囊线虫的防治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采用雌虫指数鉴定方法对山东泰安、黑龙江安达1号和安达2号单孢囊纯培养的线虫进行鉴定,结果发现,山东泰安、安达1号和安达2号均为4号生理小种。采用卵指数的鉴定方法发现,山东泰安、安达1号和安达2号分别为4号、14号和4号生理小种。以上结果表明,线虫雌虫指数和卵指数的生理小种鉴定方法存在差异,卵指数鉴定能更准确评价生理小种类型。用温室盆栽接种法研究黑龙江省18个大豆品种对3个地点的生理小种的抗性和生理小种致病性差异。依据雌虫指数鉴定方法没有发现抗线品种,依据卵指数鉴定方法发现,抗线2号和09-138品种对安达1号的4号生理小种表现高抗,抗线2号、抗线7号、抗线8号和抗线13号品种对安达2号的4号生理小种表现为高抗。通过评价线虫雌虫和卵数量,山东泰安4号生理小种致病性均强于安达2号的4号生理小种。采用F-127胶系统研究线虫对酸和盐的趋性,结果发现,大豆孢囊线虫对乙酸和氯化钠具有趋性,线虫趋性受乙酸和氯化钠浓度影响,850mM/mL的乙酸和50mM/mL氯化钠对线虫的吸引效果较明显。
其他文献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农业害虫,生物防治在其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东方钝绥螨(Amblyseius orientalis)属寄螨目(Paratiformes)
本文以最小培养基为基础,筛选出适合拮抗链霉菌S15产生抗生素的发酵培养基,并对其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菌株S15的适宜发酵培养基是:葡萄糖2%,淀粉1%,花生饼粉2%,蛋白
目的:探讨PDCA循环持续改进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未采取PDCA循环管理的240例医务人员作为常规组,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采
目的:对品管圈在降低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分析和讨论.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进行PICC置管后穿刺的54例患者,分别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