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爱略特的道德思想和女性观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xing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所要研究的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一名杰出的女作家。她原名叫玛丽·安·埃文斯,只是为了顺利发表自己的作品才采用了“乔治·爱略特”的男性笔名。乔治·爱略特的名字也许在国内的外国文学界被淡忘了,可她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却不容许我们对她采取漠视的态度。她对社会伦理道德的真切关怀和在心理描写手法上的造诣都我们值得深入探究。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乔治·爱略特研究的历史,并提出了本篇论文写作的角度。第二章则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来具体研究爱略特的作品。以文本和社会历史背景为出发点,探索爱略特的道德情怀与她的文学创作之间的深刻融合。这一章主要从三方面论述:爱略特注重道德感情的重要作用:在道德感情中,爱略特推崇爱和同情的学说;基于以上道德内容,她提出了人类宗教道德观。第三章立足于文本形象的分析,研究爱略特在人类道德观基础上产生的女性观。本文力求找到爱略特的伦理道德思想和女性观之间的关系,深入地探讨了爱略特对女性问题的特殊关注。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初期开始,我国就对于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得持续的激励机制能够与改革的最终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取得最佳的效果。但是伴随着央行在票据兑换方面工作的即
关于分子及分子世界的奥秘,从一千年以前到近代的一些科学家都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提出了微粒的存在和微粒说,后来的一些科学家更进一步地提出了原子学说、分子的存在、概念和分
随着乡村民俗旅游业的发展,新的社会阶层出现,村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关系和 利益诉求会变得纷繁复杂,挑战着乡村社会治理既有局面,增加了乡村社会
<正>《档案学通讯》2007年第5期刊发了赵彦昌先生的《〈周礼.天府〉考论——兼驳"天府"为档案馆库说》[1]一文(以下简称"赵文")。"赵文"千方百计论证"天府"不是收藏东西的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鲜活农产品生产和消费也呈快速发展的态势,选择在鲜活农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淡水活鱼作为研究载体。在淡水活鱼的生产、流通到
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一个争论的焦点就是风险和效率的问题。就风险而论,任何资产的经营均存在风险,关键在于如何控制风险。随着现代金融业的发展,银行经营风险的高低,已经不主要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天人关系论中的一个主要方面,其中,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全球性的环境危机日趋严峻,我国学者对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进
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提出的要求,以及高职类院校的特点,做到实践具体化和理论概念化,同时体现专业和时代特征。本文
<正>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单位(包括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