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断裂带道街盆地第四纪构造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bhkj1gjdgjsj456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怒江断裂带南段(六库以南)沿怒江河谷发育一系列新生代构造盆地,呈串珠状分布,其中道街盆地是一个面积最大、第四纪地层最为发育的断陷盆地,是研究怒江断裂带第四纪构造活动理想的场所。它是滇西地区在总体隆升背景下发生差异性断块运动而形成的地堑式断陷盆地。怒江断裂带东支控制了该盆地的地貌格局,盆地主要沉积物为洪积层,位于怒江西侧,物源来自高黎贡山。怒江断裂带作为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一条大型陆内走滑断裂带,其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的隆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以道街盆地为研究对象,以盆地第四纪地层和控盆断裂为主线,着重研究盆地的构造活动特征,以此反映怒江断裂带南段第四纪以来的构造活动性。这有助于了解整个怒江断裂带的构造活动特征,并对揭示青藏高原在向南东方向挤出过程中的机制和运动方式,探讨怒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地震危险性和水电工程的抗震设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和认识如下:1、通过钻探、寻找地层剖面、测量盆地横剖面等工作建立了道街盆地第四纪充填序列及年代序列。而对充填序列的分析得出盆地形成以来可能存在四个构造活跃期,并从构造地貌和断层活动方面进行论证。其中前三个构造活跃期是怒江断裂带的活动引起的,第四个构造活跃期是盆地内部的断层活动。2、结合释光测年和地层资料,通过孢粉分析显示出盆地形成后自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气候环境变化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即温湿、干凉交替波动变化。3、利用差分GPS测量了道街盆地西部8条冲沟的纵剖面。从冲沟纵剖面与控盆断裂的位置关系发现冲沟急流段及麓原面的形成与控盆断裂有关,并通过三者的关系推测盆地边缘应该存在一条隐伏断层。4、利用差分GPS测得怒江道街盆地段21处阶地特征数据,并取阶地OSL样品进行测年,经计算得出该地区自晚更新世以来的平均抬升速率为1.17mm/a。5、综合地层、构造地貌和断层活动的资料认为怒江断裂带南段在早-中更新世有过活动,而晚第四纪以来没有明显的活动迹象。沿断裂带发育的盆地内存在少量次级断层,并在晚更新世以来仍有活动,且规模较小。6、第四纪以来滇西地区发生大面积掀斜抬升,并伴随块体的差异升降运动,构造应力场以北东向挤压、南西向拉张为主要特征。在这种构造背景下怒江断裂以张剪性活动为主,经过三次断陷活动控制了道街盆地的发育。
其他文献
分布于皖南太平地区的唐家坞组属志留纪沉积。但其确切的沉积时代和物质来源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对唐家坞组进行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等综合研究。研究结
地理系统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地理信息的多语义性,地理信息分类编码是地理信息数据组织的重要方式。如何对地理对象进行准确地界定和分类表达,如何快速地获取和准确地表达用
根据我们编制的综合套现指数,我们用相对客观的标准从第一批解禁的27只创业板股票中得出套现风险最大的十只,依次为:汉威电子、特锐德、中元华电、网宿科技、金亚科技、大禹
椒江是浙江省第三大河流,向东注入台州湾。椒江口是山溪性的强潮流河口,是海陆相互作用强烈的地带,系滨海沉积地貌,主要由粉砂、泥质粉砂等粘性细颗粒泥沙组成,其两岸是淤泥质的潮
大庆油田经过50年的开发,形成了多套井网共同开采,水聚驱共存的局面。造成地层压力状况复杂多样,导致射孔施工时极易发生溢流、井喷等现象,针对此问题,开展了射孔井压力预测
砚为文房四宝之一,端砚居中国名砚之首。2006年5月20日,端砚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砚被列为地理标志产品。本文以导师喻亨祥教授与深圳
南一区丙西萨葡油层位于萨尔图油田构造的主体部位126号断层西部,含油面积4.3k㎡,油层地质储量2699.91×104t。该油层经过两次加密调整后阶段上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但随着进入
学位
不久前,备受瞩目的《中国好歌曲》伴随着《卷珠帘》的一抹清新缓缓落下了帷幕。在笔者看来,《中国好歌曲》节目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参赛者以及导师们各尽其才的表演展示、各
实现PROFINET的简便方法最近德国纽伦堡(Nuremberg)嵌入式向世界敞开了大门,PI属于其中的一部分。PI展区您不仅可以看到PROFINET产品和规范的展示,而且还提供如何使用和实现
本文对下扬子地区湖北金牛盆地,安徽怀宁、庐枞、繁昌盆地,江苏宁芜盆地晚中生代火山岩补充进行了LA-ICP 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以及主量元素、微量元素、Sr-Nd-Pb同位素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