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汇编指令行为分析的程序功能智能识别技术的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jx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用户数据的价值攀升和终端设备的大量拓展使得计算机程序越来越多的融入和影响生活。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和财产,对大量无源码的二进制程序的行为进行检测与识别的重要性愈加明显。本文选择以程序功能识别为主要目标,结合软件逆向、生物信息学、机器学习等领域技术,提出一种面向程序动态行为的、指令级、启发式、高精度、普适的程序功能识别技术。本文设计和采用了离线分析架构,首先通过程序动态行为监控技术记录程序的指令级动态行为,利用基本块索引的日志结构优化行为日志的记录效率;然后提出了汇编指令流的抽象编码方法,根据汇编指令的语义,将汇编指令抽象化成特定的数据结构,以便于后续开展分析;在此之上,设计了三大类特征组成的立体特征体系对程序行为进行全方位的描述,同时结合污点跟踪、序列比对等技术原理,设计并优化多项基于汇编指令流的特征提取技术;继而,提出了基于模型融合技术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能够综合学习特征体系隐含的行为描述信息,智能识别程序的功能。本文研究、设计和实现的整套智能识别技术,拥有高效、准确的特点,能够在广义程序功能识别上取得良好的识别效果。
其他文献
近年来,学前教育逐渐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幼儿教师是影响幼儿成长发展与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也就被大众赋予了更高的期望。同时,教育部颁布和实施的一系
目的:本研究在广泛综合临床数据,考察绞股蓝对胆固醇肝内水平的影响的同时,结合动物实验深入探讨绞股蓝总皂苷对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通路、以及胆固醇非胆汁酸途径的部分代谢通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深入,我国公民因在国外违法犯罪受到监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情形日益增多,随之而产生的领事保护与领事探视的需求也变得日益迫切。在国际法方面,早在1963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中就确立了领事探视法律制度,而国内却一直缺乏相关研究和制度建构。因此,本文围绕着国际法中的领事探视制度,就领事探视制度的意涵、领事探视中的义务承担以及我国领事探视制度的建构对此问题展开讨论。论文的第一部
时代的变迁,赋予学校建筑更多的功能。在学校教育中,学校建筑凝练了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体现一校特色,更体现了校长的领导力。因此作为引领学校发展的一把手——校长而言,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