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光电成像器件在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激光干扰、损伤效应研究的不断开展,对其干扰、损伤效果的评估已成为一项很有意义而又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考虑到光电成像器件传递给我们的最终是一幅图像信息,图像质量的好坏从某种程度上就反映了激光的干扰、破坏程度。因而本课题在广泛调研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激光干扰图像的特点,分别运用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技术,建立了两种基于相关测量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并将不同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应用于激光干扰图像中,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能更贴切地反映激光干扰效果。本文具体工作如下:1.广泛调研了国内外已有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并进行分类总结。综合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总体来说,主观评价方法最准确,但实现过程繁琐、不实用。传统的客观评价方法虽简洁,但很难与主观评价结果取得较好的一致性。2.综合分析了人的一些视觉特性,并对已有的基于视觉特性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一般的降质图像进行评价时,上述基于视觉特性的质量评价方法与主观质量评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应用于激光干扰领域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3.结合傅里叶变换及小波变换的频谱分析方法,并依据人的视觉对比敏感度带通特性,通过对不同的空间频率成份进行视觉加权处理,建立了两种基于视觉加权的相关度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并对比分析了基于傅里叶变换和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优缺点。4.运用不同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处理了实验过程中所采集的激光干扰图像,对比分析了每种评价方法的有效性。(1)通过对不同干扰强度、不同干扰位置、不同灰度背景的激光干扰图像进行评估,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评价方法能够克服灰度背景以及干扰位置对评价结果的影响;(2)通过对不同重频的激光干扰图像的干扰效果进行评估,表明了视觉加权处理的必要性;(3)通过对不同干扰子带的激光干扰图像的评价,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评价方法比基于傅里叶变换的评价方法更合理;(4)针对一种新型跟踪系统(光学相关寻的器)进行了干扰效果评估,并对探测器干扰效果的等级划分作了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