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通韵》多重音系比较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词通韵》是成书于清代康熙年间的一部韵书,作者为朴隐子。该书在编纂过程中融合了多部韵书,主要包含了通音、中州音和北音三个音系。全书目录按平水韵的顺序排列,《韵谱》主要由通音、中州音和北音构成,另外有两次出现“南音”。各音系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于反映当时的语音面貌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在之前诸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考查了该书的体例,对各音系声、韵、调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研究。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对《诗词通韵》的版本、作者生平、编排体例、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内容进行简单说明。第二章到第四章为论文的主要部分,从声、韵、调等角度分别对通音、北音和中州音进行研究,探讨了通音、北音和中州音的性质。本文在第二章重新探讨了入声韵是否存在的问题,并对入声韵进行拟音。得出以下结论:通音有31个声母位,32个声母,仍保留全浊声母;通音有入声。通音与《洪武正韵》音系有很多共同点,通音应该是一个综合音系,反映当时的读书音。北音与中州音没有入声,在声调上都符合全浊上声变去声的原则。通音与中州音都有32个声母,31个声母位,而北音没有全浊声母。中州音与通音的区别主要在韵与声调上,而北音与通音有韵和调的不同,也有声母上的不同。通音有入声和[m]韵尾,而北音与中州音没有入声,[m]韵尾并入[n]韵尾。北音应为当时的北京音,而中州音则应该是反映了当时的中州系韵书的音系,而非代表某一地的语音。最后一章为结语部分,对通音、北音和中州音进行简要概括,并列表格对这三个音系进行比较。
其他文献
军旅文学是我国现当代文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显著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价值。本文以西藏军旅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作品中英雄形象的塑造,力图挖掘形象背后深刻的内
近代以来世界风云激荡,变幻莫测,国际体系和格局一直处于深刻的变动之中。日本作为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纵观其历史可以发现,早在江户幕府末期日本政治家、思想家们就已经开始
本文以常州地区湖沼沉积相软土为研究对象,以某国道常州段路基拓宽改造工程为背景,通过开展系统的物理力学试验、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常州地区湖沼沉积相软土物理力学特性开展了系统地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对常州地区的地形地貌、土层构成及分布进行分析综述。利用常州市某勘察单位的土工试验室的试验设备进行室内试验得到含水率、重度、液、塑限等物理参数,利用统计学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湖沼沉积相软土的相应物理参数
连通图G的Wiener指标是指图G中所有顶点对的距离之和.在本文中,我们证明了k-连通图的Wiener指标的上界,并确定了 k为偶数,且n ≥ k+1时,如果G是n个顶点的kk一连通图,那么W(G)≤W(Cnk/2),其中Cnk/2是图Cn的k/2次幂图.这对Gutman和Zhang提出的问题给出了部分回答.此外,我们提出了一个关于3-连通图Wiener指标上界的猜想.本文还求出了某些3-正则图L
本文主要以有限元方法为基础,构造了非定常Darcy-Brinkman方程的修正特征线算法以及不同时间步解耦算法.首先,我们采用修正特征线有限元算法处理双扩散问题.该算法通过修正特征线法处理非线性项以及时间项,并且,利用解耦技巧计算了速度,压力,温度和浓度.本文给出了相应的稳定性分析,误差估计,以及数值算例,实验结果表明了修正特征线算法是有效的.其次,我们构造了Darcy-Brnkman方程的不同时
随着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日益重要,中国逐步推进“双一流”建设,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参加国际会议或在英文国际期刊发表论文来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因此,国内很多高校为研究生以
目的:探讨乳腺病变剪切波弹性模量与病变内细胞数量、血管密度、间质成分中胶原纤维含量的关系。方法:42例接受超声引导下乳腺结节粗针穿刺的患者,且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和剪切
磺胺类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的兽用抗菌药物,但由于过度滥用或停药期不足造成药物在动物组织内残留;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如引起肝肾
本报告基于对《你的头脑以及如何使用它:实用心理学手册》的翻译,本书主要介绍了人类大脑思考的方式,为何以这种方式思考以及如何训练大脑。译者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从词法
本篇论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的原文节选自《英语政治:冲突、竞争与共存》(The Politics of English:Conflict,Competition,Co-existence)一书的第四章部分内容,英语原文约7000个单词,汉语译文约12000多个字。该书由安·休因斯(Ann Hewings)和卡洛琳·塔格(Caroline Tagg)共同编纂而成,目前在国内尚无译本。本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