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寨湾金矿区位于滇黔桂“西南金三角”,产于加里东古隆起不整合面之上泥盆系下统蚀变细粒石英砂岩中的大型低品位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矿区内岩浆活动不强烈,在椿树湾矿段出露一条辉绿岩脉,基性岩脉的侵入为后期成矿热液活动提供了通道。矿床赋存在下泥盆统坡松冲组地层中,矿区内岩浆活动微弱,载金矿物主要呈微细浸染状产出,热液成矿期可划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黄铁矿-绢云母阶段,辉锑矿-方解石阶段硫铅同位素研究表明老寨湾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地层,可能有少量深源物质的加入。滇黔桂微浸型金矿的硫具深源硫、地层硫、有机硫多来源的特点,同时也可以认为该区卡林型金矿的金矿床硫同位素反映源主要为赋矿地层,但由于碎屑岩物质不同,沉积环境的差异、细菌作用、变质程度以成矿溶液的迁移循环、成矿同期岩浆活动等因素的变化,均可能导致硫同位素组成的复杂性,是矿石硫显示出深源硫、有机硫的特点。滇黔地区主要卡林型金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矿石铅变化范围分别为~206Pb/~204Pb=16.713~15.551、~207Pb/~204Pb=15.255~15.992和~208Pb/~204Pb=36.790~39.144,反映矿石中的铅具有壳-慢混合特点。地层岩石中的铅具有明显的地壳浅源铅的某些特征。矿石铅与地层岩石铅同位素组成的差异,表明矿石中的铅既来自地层,同时也有深部慢源铅的加入。碳、氢、氧同位素组成指示成矿热液具有多来源混合成因,以地层建造水为主。老寨湾金矿床的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与滇黔桂地区其他卡林型金矿床相似,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均与赋矿地层关系密切。在成矿时代上,研究区的卡林型金矿床主要形成于燕山晚期-喜山早期,我国秦岭地区的主要形成于印支-燕山期,而美国的则主要形成于喜山期,这反映了成矿构造背景的不同。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的成矿热动力条件或热源是深部构造作用—裂谷作用之异常地热场,深部构造作用是成矿流体运移的热动力源之根本,金矿成矿作用是深部构造作用在浅地壳的一种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