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Sec的移动IP安全方案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n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IP的出现,使移动互联网成为可能。安全问题已成为移动IP商用化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移动IP协议本身不能提供严格的安全保证,因此必须辅助其他措施来提高其安全性。 IPSec是新一代的网络安全标准,能够为IP层提供较为完善的安全服务。结合IPSec协议的相关概念,为移动IP提供安全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移动IP协议的功能实体和工作机制入手,就移动IP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论证了协议本身提供的安全机制存在的缺陷。 接着,对IPSec协议中安全关联的建立和安全服务的实现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将IPSec应用于移动IP中的安全方案。 针对现有的IPSec密钥交换机制应用于移动IP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IKE方案,实现了移动IP中安全关联的动态建立和密钥管理。 基于已建立的SA,使用IPSec的安全机制来保护家乡代理与移动节点之间的通信,达到了较高的认证加密强度。不但实现了对移动注册过程的保护,还保护了家乡代理与移动节点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 此外,本文还讨论了移动IP的安全方案在NS-2仿真工具上的实现,对现有模块进行了功能扩展,并给出了一些重要的实现细节。
其他文献
本论文致力于无线蜂窝网络中基于时间测量值的无线定位算法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本文对现有多种定位方法进行了分析,基于科学的定位精度评价指标,在多种信道环境下
脑电是大脑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的综合,是大脑电活动产生的电场经容积导体(由皮层、颅骨、脑膜及头皮构成)传导后在头皮上的电位分布,分为自发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EEG)
行人检测近几年已成为模式识别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首先,行人检测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人机交互、智能监控摄像头及移动智能设备上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其次,行人检测也是
本文选择DM642 DSP作为硬件平台,成功实现了H.264实时编码器,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首先简要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面临的现状和挑战,然后具体分析了H.26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辨识人体生理或行为特征来进行身份认证的生物识别技术越来越多的得到广泛认同。指纹识别作为生物识别技术中一种优秀的
椭圆曲线密码系统作为公钥密码的一种,发展潜力巨大。与当前应用中广泛使用的RSA公钥密码系统相比,椭圆曲线密码系统在同等的安全要求下,密钥更短。因而占用带宽小、耗电少、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