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实验和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亚硝酸甲酯及硝基甲烷的热解进行了研究。在实验方面,首先合成了亚硝酸甲酯气体,利用烟气分析仪在线检测亚硝酸甲酯热解过程中的氮氧化物浓度,并用在线发射光谱法采集了亚硝酸甲酯热解产生的激发态甲醛光谱。在理论模拟中,建立了亚硝酸甲酯热解动力学模型,构建了一个含有24个物种,126步反应的热解动力学机理,研究了热解的终产物及中间产物的摩尔分数曲线。通过具体物质的灵敏性分析,全面地展示了亚硝酸甲酯热解过程中的重要反应路径。研究表明,在0.98 atm压力条件下,亚硝酸甲酯的热分解温度范围为580~800 K,单分子解离反应的发生主要通过O—N键的断裂产生,从而产生大量的碳氢化合物以及含氮物质。随着反应的进行,两组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氧化和还原的过程。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氮氧化物最终被以一氧化氮的形式存在。碳氢化合物转化成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等产物。在这个过程中,还会产生甲醛、甲醇等中间产物。为了与亚硝酸甲酯热解进行比较,选择了其同分异构体硝基甲烷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热解。构建一个含有24个物种,119步反应的热解动力学机理,分析了硝基甲烷母体及终产物、中间产物的摩尔分数曲线。通过灵敏性分析,发现硝基甲烷与亚硝酸甲酯不同的是分子解离主要以C—N键断裂为主,热解温度范围高于亚硝酸甲酯,温度范围为780~1000K。硝基甲烷热解的最终产物为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甲烷、水和二氧化碳。对于这些异同点的探究,不仅有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亚硝酸甲酯的燃烧机理,对结构更为复杂的硝酸酯类物质也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