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用药规律研究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busin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研究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医用药规律,为临床医家经验总结提供方法学指导;同时也为临床治疗糖尿病以及进一步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本研究收集整理了2008年1月-2015年11月在空军总医院中医科住院的3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选取23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其中的233首有效方剂进行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用药规律。  结果:  1.2型糖尿病用药频率排在前15位的中药是生地黄、生黄芪、山药、麦冬、牡丹皮、茯苓、天花粉、丹参、葛根、玄参、山萸肉、黄连、党参、知母、红花。药物的分类频次较多的有清热药、补气药、补阴药、活血化瘀药等;常用药物归经频次最多的是脾经;两药关联组合常用的有生黄芪→生地黄、天花粉→生地黄等;三药关联组合常用的有天花粉→生地黄+生黄芪、生黄芪+牡丹皮→生地黄等。  2.糖尿病肾病用药频率排在前15位的中药是生黄芪、茯苓、生地黄、泽泻、山药、山萸肉、牡丹皮、当归、石韦、泽兰、水红花子、芡实、党参、地龙、熟地黄等;药物的分类频次较多的有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等;常用药物归经频次最多的脾、肾经;两药关联组合常用的有泽泻→茯苓、茯苓→生黄芪等,三药关联组合常用的有茯苓+泽泻→生黄芪、山茱萸→生黄芪+泽泻等。  3.糖尿病足用药频率排在前15位的中药是生黄芪、生地黄、牡丹皮、当归、川芎、茯苓、蒲公英、丹参、玄参、黄柏、连翘、山萸肉、赤芍、桂枝、黄连;药物分类频次较多的是清热(解毒)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等;常用药物归经频次较多的是脾经、肝经。两药关联组合常用的有牡丹皮→生黄芪、茯苓→生黄芪等;三药关联组合常用的有生地黄+牡丹皮→生黄芪、生黄芪+茯苓→牡丹皮等。  结论:  1.2型糖尿病治疗多以清热、益气、养阴为大法,适时配伍活血化瘀等药;糖尿病肾病治疗应分期论治,以滋肾(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大法,兼以清热、利湿(中后期)、解毒等治疗,活血通络应贯穿病程的始终;糖尿病足治疗应分清标本缓急,以清热解毒(感染期)、益气养血(滋阴)、活血化瘀为大法,兼以利水渗湿等。  2.数据挖掘技术能够较好的整理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医用药频次、药性、归经、药对等,对总结和提高专家的经验有帮助,对经验的传承有较大的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咳嗽(Chronic persistent cough,CPC)患者用药前后咳嗽程度的改变及气道反应性的变化,来评定运用祛风止咳、清肺利咽法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从而探寻中西医
学位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不易发现,确诊时通常已属晚期。目前85%的胰腺癌病人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不足5%。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因已经侵袭或转移到胰外器官而
目的:探索Nurr1基因的多态性及Nurr1基因的表达与帕金森病的关系。   方法:1.采用患者与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多态性(RFLP)及DNA测序方法,分
8月6日,为期5天的第四届中国·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参加博览会并巡馆,农业部总畜牧师王智才、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王玉明出席并讲话。  王智才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内蒙古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牧业,大力拓展销售渠道,连续4年成功举办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这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实践,是解决农业竞争力不强的有效途径。他指出,本届博览会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