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黑磷基材料的高温高压合成与极端条件物性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f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维材料自发现以来研究人员就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的许多物理和化学性质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2004年石墨烯首次被成功制备,在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等领域已经展露了非常优秀的性能。尽管石墨烯电子迁移很高,但是基于其零带隙的特点,不能表达电路“通路”、“断路”,严重制约了其在电子、热电、光电等领域的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新型二维材料的黑磷(black phosphorus)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我们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由于黑磷结构中存在的层内热学、电学强各向异性,在其特定方向具有使其具备了成为新兴热电材料的巨大潜力。但是,黑磷材料走向实际应用仍然面临稳定性差、大尺寸单晶难以制备及一维材料生长难以突破等技术难题,因此严重限制了其在新型功能材料领域的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依托高温高压技术,对层状黑磷基新型半导体材料(黑磷、磷化锗)实现了大尺寸单晶和新型复合材料的合成,利用金刚石对顶砧压机(DAC)技术对磷化锗高压下的结构与物性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从以下方面展开:(1)针对材料科学领域在一维结构黑磷材料的制备难题,我们在本工作中利用真空封管与高温高压制备手段,结合异质生长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制备“准一维”黑磷基复合材料。我们选取具有高稳定性、宽带隙结构的一维六方氮化硼(h-BN)纳米管作为基底,高纯红磷(RP,99.999 wt%)作为初始材料,首先通过封管法,在真空条件下使气化的红磷附着于氮化硼纳米管表面,通过控制原始材料掺杂比例可以实现其表层厚度调控;其次,利用六面顶大腔体压机使其表面附着的红磷层在2 GPa,1000-1200℃条件下转变为黑磷结构;实验结束后,通过高分辨拉曼、X射线衍射、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表征发现成功制备“准一维”黑磷/氮化硼复合材料。该工作制备的一维黑磷/氮化硼复合材料具有可随所选取基底与原始材料比例可调的直径、长度和厚度,同时由于严重影响黑磷稳定性的表面悬键被氮化硼表面硼所束缚,从而使其在空气中的抗氧化能力与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此外,由于氮化硼是优越的绝缘材料,本工作所制备黑磷/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导电特性来自表面的黑磷层,因此具有极高的可调节性,从而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发现该结构相对于纯的一维黑磷结构具有更高的潜在热电转换效率。目前为止,这是领域内首次实现的“准一维”黑磷基材料。这些优异的性质与制备工艺技术同样可以扩展到具有类似结构的黑磷基一维材料及复合材料中,从而为高性能柔性绿色热电材料的开发设计打开了一扇窗户。(2)磷化锗(GeP5)是一种具备“类黑磷”结构的新型层状二维材料。相对于黑磷,GeP5具备更高的稳定性与优越的导电特性,其电导性可以达到石墨的10倍以上,因此在超级电容器、热电转换等新型功能材料研究领域表现出巨大潜力。但目前领域内的主要利用高能球磨技术制备纳米级微小尺寸样品,因此开展大尺寸单晶的制备及其物性研究对其走向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温高压技术在制备大尺寸二维单晶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我们在本工作中利用六面顶大腔体压机,在2.5 GPa,1200℃条件下成功制备出高质量、厘米级的GeP5单晶。进一步利用金刚石对顶砧技术,结合高压在位拉曼、电输运测试、同步辐射XRD和磁学技术对其在极端条件下的物性进行了探究。我们首次在GeP5单晶中发现13.5 GPa条件下的由二维到三维转变的结构相变。伴随这一相变,GeP5单晶在高压下表现出异于其他已报道二维材料的奇异实验现象,包括在高压下拉曼声子光谱的研究压力(60 GPa)范围内的声子软化(即化学键的压制扩张效应)、高压下表现出的稳定超导特性,即在2.5 GPa时出现超导,13.5 GPa条件下达到最高超导温度值10.5 K,之后该超导温度持续稳定到60 GPa,没有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我们通过理论模拟计算与对压制样品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的结构分析,发现高压下GeP5结构内出现的费米能级嵌套以及高压作用下的结构非晶化是导致其声子软化与稳定超导特性出现的原因。
其他文献
根据当代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可以反映不同文化之间认知差异的思维方式和工具。动词是语言的一种核心词汇,是语言的灵魂,人类对言语行为的描述离不开动词。人类思维和语言表达对动词需求的无限性、言说动词的有限性以及人类思维的隐喻本质共同导致大量隐喻类言说动词的产生。已有的言说动词研究主要局限于构词、语义学、语用学等方面,基于认知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作为研究对象的言说动词较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发展,乡村社区建设作为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乡村社区中心作为村民日常活动的场所,能够促进村民的凝聚力,为村民提供地缘性的公共活动空间,加强村民对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但目前大部分的社区中心,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现实问题,没有真正做到建设为民,服务于民。本文以日照市马顾屯村社区中心改造设计为主题进行研究,共分为四个部
云服务能够为用户提供近乎无限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资源,为数据共享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然而,由于云服务中潜在的安全威胁,以及服务提供商并非完全可信,导致基于云存储的数据共享出现了新的安全性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数据存储和共享过程中的数据隐私性问题以及用户检索结果的可信性问题。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作为个人财产,用户并不希望因为数据泄露而导致个人隐私受到威胁。同时,在数据共享过程中,由于查询
生物模型常被人们用来描述自然现象和预估风险,我们通过求解分析模型的性质预计现实可能出现的情况.本文在生物数学的应用方面展开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出连续的病毒模型和捕食模型;二是对模型进行动力学行为分析,其中包括平衡点的存在性,稳定性以及分支现象;三是提供理论支撑所需的数值模拟.具体内容描述如下: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意义,详细分析了由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
高G+C%含量的革兰氏阳性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不仅是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多种病原菌的典型模式生物,而且可作为生物基细胞工厂,被广泛用于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乙醇、二胺、多聚物、高价值蛋白等人类所需食品、化学品、材料和燃料的工业发酵生产。然而,在生物基产品发酵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产生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
作为生命体的基本遗传物质,DNA大分子及其表观遗传修饰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DNA磷硫酰化(Phosphorothioate,PT)修饰,即硫原子取代DNA骨架磷原子上的非桥联氧原子,是目前唯一已知的发生在DNA骨架上的天然修饰。PT修饰以Rp构象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中,包括多种人类致病菌以及肠道微生物。目前,PT这一新型表观遗传修饰的生理学功能、作用机制、合成代谢等诸多科学问题尚
本文主要研究了有限维弱Hopf代数上的余枢纽结构和有限维余拟Hopf代数上的余枢纽结构,给出了其余表示伴有枢纽结构的等价条件,并刻画了余枢纽结构和余带状结构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相对应的Deligne型定理.本文结构如下:第一、二章是引言和预备知识.第三章首先定义了弱Hopf代数H的余枢纽元,并且讨论了它的余表示范畴Corep(H),证明了:(H,β)是余枢纽弱Hopf代数当且仅当Corep(H)是枢
由于极其稀少和珍贵,蓝色钻石至今仍然是人们财富与地位的象征,在各大世界拍卖会中更是屡屡登场并拍出惊天价格。蓝色钻石不仅在宝石界具有重要地位,更因为其显著的物理特性而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作为自然界中硬度最高的材料,钻石具有最大的热导率、最宽的透光波段、化学惰性以及可以抗任何酸碱腐蚀、抗辐射等优良性能,在工业、科技、国防、珠宝等领域都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蓝色钻石的研究对地球物理科学以及材料科
社会经济发展,工业进步与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息息相关,而超硬材料更是在工业加工,国防建设,军事航空等领域内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硬度测试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通常将维氏硬度大于40 GPa的材料称为超硬材料,将维氏硬度大于80 GPa的材料称为极硬的材料。金刚石是超硬材料的典型代表,它的硬度往往在80-120 GPa左右,是目前已知的最硬的一种材料,金刚石也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是金刚石的应用仍
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伽玛暴瞬时辐射和余辉辐射的观测特征及其理论解释。然后介绍本人关于伽玛暴射电余辉的分类研究工作,我们发现射电噪和射电静伽玛暴的内禀持续时间(Tint)、伽玛辐射各向同性能量(Eγ,iso)、暴周围介质密度(n)、射电谱峰值光度(Lv,p)等参量的分布存在明显不同。射电静伽玛暴的内禀持续、伽玛波段的各向同性能量和射电波段的谱峰值光度平均值相对要比射电噪样本伽玛暴小,而红移和寄主星系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