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MSCT和MRI的影像特点,比较两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胰腺囊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和MRI资料。男25例,女34例,年龄34~74岁,包括浆液性囊性肿瘤(serous cystic neoplasm,SCN)18例,黏液性囊性肿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MCN)19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22例。分别记录病变部位、大小、子囊数目、最大子囊径、有无钙化、中心瘢痕、壁结节与实性成分强化、囊性成分,有无胰管扩张及扩张范围,病灶是否与胰管相通等,比较MSCT和MRI对胰腺常见囊性肿瘤诊断正确率,并比较MSCT后处理重建和MRCP对IPMN诊断性实验分析,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SCN囊小而多,呈分叶状伴中心纤维瘢痕,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囊性成分T2WI尤其是重T2WI显示更佳。MCN囊大而少,边缘光滑。IPMN与胰管相通,主胰管型呈全程胰管扩张,分支胰管型多单囊型,可伴有胰管扩张。MSCT全部显示10例钙化,MRI仅1例显示。MRI显示中心纤维瘢痕(8例)、实性成分或壁结节(21例)、囊性成分(59例)的数目均多于MSCT。本组病例MSCT共诊断正确38例,诊断正确率为64.42%(38/59),MRI共诊断正确47例,诊断正确率为79.66%(47/59),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P<0.05)。以诊断性实验标准分析22例IPMN,MSCT和MRI的Youden指数分别为0.746和0.919。结论(1)MSCT、MRI均可显示胰腺囊性肿瘤囊的形态学和血供的特点,对其鉴别诊断有提示作用。(2)MSCT在显示囊壁周围/中心钙化方面优于MRI。(3) MRI在显示囊性成分、分隔及壁结节等方面优于MSCT。(4)与MSCT比较,MRI对IPMN的诊断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