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后期补施氮肥对秸秆覆盖条件下的旱作冬小麦产量形成和土壤碳氮库的影响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f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旱作农田覆盖管理体系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关于秸秆覆盖冬小麦增产效果不理想甚至造成减产的报道逐渐增多。小麦秸秆覆盖后由于其高碳氮比在分解过程中容易导致土壤氮的固定,降低土壤氮有效性。作物生育后期土壤氮素亏缺可能是导致小麦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尚待加以验证。本研究基于10年覆盖定位试验,在2018和2019年进行了补施氮肥微区试验,测定了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碳氮动态变化过程及小麦开花-灌浆期光合特征等指标,旨在深入探讨旱作冬小麦农田秸秆覆盖的稳产机理。试验包括四种处理:生育期全量秸秆覆盖处理(9000kg·hm-2,HSM)、生育期半量秸秆覆盖处理(4500 kg·hm-2,LSM)、夏闲期全量秸秆覆盖处理(9000 kg·hm-2,FSM)和不覆盖对照处理(CK),冬小麦开花后补施氮肥量为50 kg·hm-2。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未补施氮肥情况下,长期秸秆覆盖后冬小麦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处于动态平衡,近两年试验土壤全氮较10年长期秸秆覆盖试验下降15.61%。在开花-灌浆期,近两年试验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较10年长期秸秆覆盖试验明显降低,小麦氮素利用率明显较弱。生育后期补施氮肥后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不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12.98%和25.08%。半量秸秆覆盖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不覆盖处理提高幅度最大。生育后期补施氮肥后0-40 cm土层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较不施肥处理平均提高17.08%和58.40%。全量秸秆覆盖结合补施氮肥处理下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较不覆盖处理提高效果最为明显。较为充足的氮素供应改善了土壤-作物间氮素转化,为小麦籽粒产量的提高提供保障。(2)在未补施氮肥情况下,长期秸秆覆盖导致小麦开花-灌浆期光合特征参数明显降低,生育期秸秆覆盖处理较不覆盖处理光合速率下降15.07%。秸秆覆盖处理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较不覆盖处理分别下降8.93%和3.41%。覆盖处理较不覆盖处理处理胞间CO2浓度高2.17%。生育后期补施氮肥明显增强了小麦光合作用,全量秸秆覆盖处理光合速率较不覆盖处理高23.61%。全量秸秆覆盖处理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较不覆盖处理高33.30%、20.74%,胞间CO2利用率提高。秸秆覆盖结合补施氮肥处理优化了光合特征参数日变化曲线。补施氮肥提高了各处理光合速率最大值,但没有改变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时间。全量秸秆覆盖结合补施氮肥处理激发了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二次峰值的出现。(3)在未补施氮肥情况下,2017-2019两年小麦籽粒产量均值较2008-2017年籽粒产量平均低8.14%。土壤氮素含量的下降最终导致小麦减产。与10年覆盖试验相比,除基本苗外,2017-2019年其他产量构成因素指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生育后期补施氮肥后秸秆覆盖处理较不覆盖处理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株高、生物量、千粒重显著提高,生育期全量秸秆覆盖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较不覆盖处理高30.27%和1.54%。综上,秸秆覆盖结合生育后期补施氮肥增加了土壤中碳氮含量,改善了土壤肥力,提高了作物氮素利用效率。生育后期补施氮肥有效改善了冬小麦光合特征参数,提高了冬小麦开花-灌浆期光合速率。秸秆覆盖结合生育后期补施氮肥处理后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达到了冬小麦稳产增产的效果。
其他文献
数能一体化(SWIPT)技术是无线传能和无线通信紧密结合的产物。因为信息和能量可以同步传输,所以发射端和接收端不需要独立的能量收发和信号调制解调设备,设备复杂度因此大大
目的:回顾分析成人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和成人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的临床特点,分析成人PM/DM分别并发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的独立危
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简称FGM)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通常由金属类材料和非金属类材料组成,并可根据不同工程环境、不同应用背景调节FGM结构的内部材料组成成分来满足工程的设计要求,在交通、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对FGM结构力学性能的研究对FGM在工程中的实际推广使用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价值。本文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1)基于复合材
在共享经济、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不断采取重大变革,“铁饭碗”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人们对未来工作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工作不安全感问题变得愈加严重。研究表明,工作不安全感在给个体及组织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对员工家庭生活产生影响,引发工作-家庭冲突,但鲜有研究关注工作不安全感影响工作-家庭冲突的作用机制。因此,本研究着重探讨心理脱离在工作不安全感(数量性工作不安全
聚合物基体具有声子传播速度慢、晶区和无定形区界面热阻高等缺陷,致使其导热性能差,极大地限制了其在热管理材料领域的应用。离子聚合物(离聚物)分子链中因离子基团间存在强烈的库仑力作用而发生微相分离并且形成纳米尺度的离子簇,赋予了离聚物独特的分子链结构与宏观性能,聚合物的分子链结构、凝聚态结构是影响聚合物导热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进行离子化改性研究,以离子单体种类和浓度作为
如今,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承受更多的压力,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27%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同时患有失眠、焦虑、抑郁等病症的人数逐年上升,因此安神类药物
生物质作为唯一一种可以替代化石能源转化为气态、液态和固态燃料以及其他化工原料的资源,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催化热解可以将生物质热解产生的生物油精炼提质,使得生物
轴向运动板在交通、机械、航天航空等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为设计合理的运动速度,提高板的工作效率,我们必须了解其材料特性、轴向速度等对板的振动、屈曲及动力稳定的影响。本文以质量轻、强度高、耐湿热等优异的功能梯度材料(简称FGM)板为例,分析轴向运动板屈曲、振动及动力稳定性,为进一步推广功能梯度材料在交通工程结构中的应用提供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复合材料薄板理论及小挠
抗生素自发现以来,由于其既能促进农作物生长、又能抑制疾病,导致其在农畜业中和保证人类健康等方面的使用量不断地增加。人类对抗生素使用的不合理可能会对人类自己和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造成威胁。因此,高效地去除水环境中的抗生素是当前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光催化氧化技术以其相较于传统工艺成本更低、操作更简单、更绿色环保等优势,为解决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更有优势的途径。在众多光催化剂中,NaTaO_3具
在我国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富水砂卵石地层。这是一种含水量大且往往具有承压性、渗透空隙分布不均、扰动易变形的松散粗碎屑堆积层,对地下工程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