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城市愿景及其实践(1906~1948)--以特拉维夫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zhao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犹太复国主义者提出了若干在巴勒斯坦创建民族家园的思路,其中不容忽视的是关于现代犹太城市的发展愿景及其实践。犹太复国主义的城市愿景既包括以赫茨尔为代表的早期犹太复国主义者对现代犹太城市的乌托邦幻想,也包括后来由阿基巴·魏斯与梅厄·迪森高夫等特拉维夫创始者提出的付诸实践的城市构想。从本质上来看,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城市愿景缘于犹太复国主义的意识形态,旨在将欧式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移植到巴勒斯坦。在城市犹太复国主义者看来,现代化犹太大都市的兴起需要依托科学合理的现代城市规划以及鼓励发展创业型的工商业经济的合力推动,辅之以现代犹太城市文化的塑造。
  1909年阿胡扎特·巴伊特社区的创建被视为现代犹太城市社区发展的转折点。实际上,早在第一次阿利亚运动期间,隶属“热爱锡安”组织的犹太移民已在雅法老城之外创建了内夫·泽德克等犹太社区。但此类社区无法摆脱“东方”、“传统”的桎梏,社区建设缺乏现代城市的规划理念,因无法应付大规模犹太移民潮的涌入而日趋地“隔都化”。这直接地促成了雅法犹太中产阶层于1906年提出关于创建阿胡扎特·巴伊特社区的倡议。此外,以魏斯为代表的倡议者意识到创建现代犹太城市社区与建设犹太民族家园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由此,魏斯领导的阿胡扎特·巴伊特协会先后就筹集贷款、购置土地等议题与犹太民族基金会等犹太复国主义机构进行商议。为了确保社区发展的现代性,为伊休夫塑造现代、宜居的犹太城市生活模板,社区委员会依据田园城市的规划理念设定了社区的规划总则。因此,阿胡扎特·巴伊特社区的创建标志着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建构现代犹太城市生活的开端,大流散时期犹太生活的“隔都化”印记将逐渐地封存于犹太民族的记忆中。
  1910年,“阿胡扎特·巴伊特”更名为“特拉维夫”,本意为“春之丘”,亦可引申为“新故土”。此命名表明城市犹太复国主义者欲意在巴勒斯坦这片属于犹太人的新故土创造一个理想的现代城市。从此,特拉维夫社区处于迅速建设与扩展的阶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特拉维夫的建设进程呈现出了诸多饱含现代性的特征,譬如重视科学合理地布局社区结构,完善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注重塑造社区的文化氛围,适时地调整社区的管理规章,这促成了特拉维夫发展成为邻里关系紧密的互助型现代犹太社区。在特拉维夫的社区建设进程中,伴随犹太移民的涌入以及工商业的初现,社区周边的土地购置与土地投机活动悄然兴起,促成特拉维夫的边界渐趋地向外围扩展,奠定了特拉维夫最终于1934年享有完全独立市政地位的基础。然而,城镇的杂乱蔓延式扩展违背了特拉维夫最初创建时设定的“田园社区”的愿景,但1925年的“盖迪斯规划”再造了“田园城市”的框架,为未来特拉维夫的北向扩展呈现出了地中海式田园城市的风貌,至今依旧清晰可见。
  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迪森高夫关于特拉维夫发展为巴勒斯坦区域性的工商业中心城市的愿景已经实现。特拉维夫建构了包含建筑业、工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业等齐全的产业体系,成为伊休夫名副其实的经济中心。不可否认的是,犹太移民潮的涌动以及移民私有资金的注入是助力特拉维夫建构完善产业体系的核心因素。在英国委任统治时期,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的繁荣时期,特拉维夫的产业结构具有独特性,其中建筑业占据着主导地位,是吸引投资与提供就业岗位的首要部门,但受移民潮的波动性影响较大;工业生产的门类多样化,其中以小微型企业为主,但其发展未得到犹太民族集体资本的支持,而是主要依赖移民的私有资本;商业与贸易已在伊休夫执牛耳,其中依托黎凡特展销会与特拉维夫港口的对外贸易是向世界展现犹太复国主义事业与成就的窗口。此外,作为伊休夫时期唯一享有犹太自治权的市政府,特拉维夫市政当局在紧急时期积极地进行旨在稳定市场秩序的管理,可谓犹太复国主义者在以色列建国前自主探索民族经济治理方式的尝试。
  此外,作为“第一座希伯来城市”,特拉维夫不仅是伊休夫的工商业中心,还是伊休夫希伯来文化复兴与流行的中心。为了在文化领域落实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城市愿景,除了通过“语言战争”的方式复兴希伯来语之外,特拉维夫的建设者还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路径建构了现代犹太城市的公共文化:一方面依托现代主义的建筑理念塑造现代化的城市建成环境;另一方面则在“创造新传统”的基础上推行民族节日的公共仪式化。作为伊休夫现代犹太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特拉维夫的都市公共文化发挥着探寻建构以色列集体身份认同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改变了公众信息接收与发布的习惯,似乎只要接入互联网络,人人都能参与到对“地球村”的治理当中。然而数字时代看起来参与度最高的民主形式却暗涌危机,技术的便捷可得带来了传播权利的下沉,传播节点的个人化与私人化使得传统媒体的信息把关环节在社交媒体中不复存在。从字面来看,“后真相”与真相对应,但是其含义并不简单指的是虚假或者谎言,而指的是人们陷入一种偏听偏信、充满成见而不顾真相为何
学位
中非关系自二战以来经历了时间与国际关系演变的双重考验终于走到了今天,中非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的提出,中非关系迎来了新的起点。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布局、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中非关系的全面升级等标志着中国“腾飞”迹象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引来了以西方学者、政客为首的一大批国际形势评论员的关注。一系列污名化中国的论调频频出现,在中非合作论坛前后更是在
学位
疫苗安全关系到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健康,疫苗事故的发生极易引发社会的群体性恐慌。恐慌的背后,除了暴露出政府疫苗安全监管本身的问题,社交平台上各类主体发布的信息,也加剧了相关事故的危机。危机所可能导致的疫苗接种率下滑,无论是对国内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开展还是整个疫苗行业的正常运营都会造成巨大影响。因而,比较各方主体有关疫苗安全议题信息发布的异同,分析相关信息对公众的传播效果显得尤为重要。议程设置理论作为媒介
偶像明星是媒介化语境下全新的明星类型,是当下媒介文化的重要表征,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和现象背后关联着某种时代焦虑和行业隐忧。通过引入媒介形象概念,基于人与媒介相互建构的关系视角,借助自然语言分析工具NLPIR和Gephi可视化软件,以偶像明星代表人物蔡徐坤为研究对象,通过挖掘与蔡徐坤相关的4个公共议题的评论文本,以及对官方呈现的12篇采访稿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粉丝受众在解读偶像明星文本时与官方视角呈现高
学位
人物报道是我国一种传统报道样式,旨在通过建构偶像指引受众行为、产生道德教化、体现社会价值观。央视《新闻联播》作为最具权威的新闻栏目,其人物报道随着节目整体改版,在形象的塑造上卓有成效。  新闻人物形象作为社会镜像的真实反映也随着社会嬗变而发生转变,通过追溯人物报道发展路径,发现人物形象塑造实现了从“典型”到“偶像”塑造的转型,背后的深层原因则是偶像人物形象建构满足了新闻媒介传递信息及引导舆论的客观
学位
学术资源数据库是高校师生及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其社会价值显而易见。我国学术资源数据库市场基本形成三足鼎立格局,近年中国知网的垄断问题引发热议,为舆论高度关注。审视中国知网的垄断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市场份额及控价能力来看,中国知网坐拥垄断地位。中国知网还实施了诸如独家授权、价格垄断、捆绑销售等具有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中国知网形成垄断,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用户规模的扩大
传统史籍中通常将流行病称为疫、疾疫、瘰、疬等,一般统称为疫。有唐一代,诸如疟疾、天行病、恙虫病、痢疾、结核病以及各种寄生虫病等都较为流行。疾疫的分布在空间上南北差异大,时间上中晚唐的疾疫明显多于唐中前期。总的来说,唐代疾疫发生较为频繁,与当时频繁的内外战争、多发的自然灾害、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关系密切。面对疫情的发生,唐代政府积极应对,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如处理尸体、遣医施药、开仓蠲税等;民
学位
菲律宾早在16世纪就已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在长达三百多年的殖民统治期间,教会主导下的西式教育体系在菲律宾建立并获得一定的发展,但是其在教育上的影响却远远不如殖民时间只有短短四十余年的美国。在美国殖民时期菲律宾移植美国的教育模式,建立起了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于一体的现代教育体系,菲律宾独立之后仍然沿用。而本文就美国殖民时期的菲律宾教育进行深入探讨。除导论外,总共有以下四章的内容:  第一章
学位
华人华侨抗日战争研究是华侨史研究的重点内容。新加坡作为南洋华侨重要的聚居地,为祖国和居住地的抗日斗争做出了卓越贡献。华人华侨从19世纪开始陆续大量和平移民到新加坡,为新加坡的早期开发做出一定贡献,到抗日战争前,新加坡华侨已在居住地的政治和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影响,成为在殖民地中仅次于殖民地政府的一支中坚力量。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新加坡华侨就成立以陈嘉庚先生为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开始为祖国
学位
越南传统史学起步较晚,现存最早的官修史书《大越史记全书》,直到15世纪才开始问世。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越南传统史学自问世之初就深受中国史学的影响,无论是史书的体例体裁,还是史家的史观史识,均以中国史学为学习借鉴之榜样。与此同时,由于越南的思想体系是以民族意识为核心、以儒释道思想为上层指导思想的体系,因而越南史学在接受、借鉴中国史学的同时,亦呈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如史学思想更加开放和包容,民族独立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