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指过长的第三腰椎横突受到反复牵拉损伤而引起的局限性压痛及一系列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腰痛、腰臀痛和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祖国医学中虽然没有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病名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属中医学“腰痛”或“腰腿痛”范畴,传统中医理论为本病的现代治疗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思路和经验。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从流行病学、病因、病理、临床分型、症状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讨。现代的各种治疗,如药物、局部封闭、针灸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目的:观察小针刀疗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提供一种全面、有效的疗法。 方法:本研究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选取2004年6月-2006年5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门诊、广东省人民医院骨科门诊符合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诊断标准就诊患者。分为小针刀组30例,封闭组30例。小针刀组:患者俯卧床上,术者用拇指找到第三腰椎横突压痛敏感点,标记并消毒后,用2%利多卡因局麻。术者左拇指紧压横突尖部,右手以小针刀口线和人体纵轴平行刺入,当刀口接触骨面或病灶区域,患者可有明显的酸胀感觉,此时即在横突尖部先纵行切开,然后刀口沿骨面横行铲拨,将横突尖部软组织向外剥离,再将刀口线与横突平行,分别将横突尖部上缘及下缘纵行剥离后出针,棉球压迫片刻后用创可贴粘贴,伤口部垫腰枕平卧观察半小时。术后3d伤口不能浸水以防感染。无需口服其它药物。疗程:治疗1~3次,1次/周,3周为限。封闭疗法组:患者常规取俯卧位,操作者用左手拇指按压第三腰椎横突尖部。消毒后,右手持长针头对准第三腰椎横突尖端与背部呈30°角刺入,触及骨质后,调整针头方向,在横突端上缘,下缘及背面缓慢注入醋酸强的松龙1ml与1%利多卡因6ml的混合液,隔5~6d1次,一般不超过3次。疗程:本组经两三次治疗,1次/周。3周为限。 结果: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小针刀组经1个疗程后疗效优于封闭组(P<0.05)。 结论:针刀作用病灶准确,松解分离得当,兼具“针”与“刀”的功能和长处,对病灶部位创伤小。临床观察表明,针刀是保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中值得采用的有效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