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染BRMS1基因对人类胰腺癌细胞在裸鼠体内肿瘤转移能力影响的研究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c422177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显得日益突出。目前,胰腺癌成为恶性肿瘤中的第4大致死性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由于胰腺癌较早发生血液和淋巴转移,致使早期诊断困难,死亡率高,胰腺癌患者确诊后中位生存期不超过6个月,5年生存率低于5%。因此,深入研究胰腺癌侵袭和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对于提高胰腺癌的诊疗水平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转移的机制逐渐被认识,研究发现肿瘤转移至少涉及两类基因,即转移促进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通过抑制肿瘤转移来治疗肿瘤是可以考虑的,将成为治疗肿瘤的一个新途径。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east-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1, BRMS1)是国外新近报道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BRMS1基因对胰腺癌转移抑制的研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BRMS1基因虽然不影响原发肿瘤的生长,但是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向远处部位转移,作为一种新发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对胰腺癌的治疗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的建立人类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研究BRMS1基因对人类胰腺癌细胞在裸鼠体内肿瘤转移能力的影响,寻找胰腺癌基因治疗的有效模式。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构建的pEGFP-C1-BRMS1重组载体、pEGFP-C1空载体稳定转染入人类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接种三组(转染组、空载体组、未转染组)细胞于裸鼠背部皮下,5周后处死裸鼠,取肿瘤、淋巴结及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pEGFP-C1-BRMS1重组载体、pEGFP-C1空载体转染入人类胰腺癌细胞株PANC-1,并建立了人类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三组裸鼠肿瘤大小无明显差异,但转染组裸鼠局部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结论BRMS1基因不影响人类胰腺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但可以抑制人类胰腺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局部淋巴结转移。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中小民企内部控制中存在公司治理不完善、家族管理盛行、内控薄弱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家族管理模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设立内部控制相关组织,配备相关专业人员的建议
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后,当前时期的新经济发展已经表现出"三新"趋势,即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新"经济作为北京市新经济转型发展的初始阶段,即通过培育高新技术
目的:CD40信号对恶性肿瘤的作用具有双面性,既往研究发现激发CD40信号可诱导肺癌细胞株H460及A549生长抑制,近来我们预实验观察到激发CD40信号却可促进肺癌细胞株H1299生长。
近几年,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已经进入"大时代",不断发展与完善。通过借鉴国外的新型融资租赁模式,SPV正式进入中国,成为各大租赁公司的新宠儿。文章通过对SPV模式概念以及与传统
目的:探讨正常促性腺激素妇女超促排卯时晚卵泡期黄体生成素(LH)水平对体外受精(IVF)结局的影响.方法:正常促性腺激素妇女432个周期,于黄体中期开始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
背景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资料,全世界大约有癌症病人1400万,每年约有200万新发癌症患者,死亡500万,每死亡10个人中就有一个死于癌症。恶性肿瘤是人类三大死因之一,仅次于心脑
<正> 在有声调语言中,汉语里的“一”字变调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以前,人们公认“连读变调说”,也就是“一”字在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在去声前读阳平。《中国语文》1979
从"十五"以来的十多年间,得益于锆工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以及下游需求市场不断扩大,我国锆工业得到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在需求的拉动下,锆工业快速发展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