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发酵杏鲍菇酱的加工及其风味物质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gna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得到迅速发展,产量大幅提升,2015年已超过110万吨。杏鲍菇加工比例不足10%,且加工产品种类单一,加之鲜菇价格持续下降,行业经济效益增速减缓。为提高杏鲍菇的附加值,开发风味独特、助消化、开胃、有利肠道健康的杏鲍菇加工产品,试验以新鲜杏鲍菇为原料,对不同乳酸菌的发酵性能进行了比较,筛选出了性能优良的菌株;并优化了混合菌株乳酸发酵的工艺参数,结合对乳酸发酵杏鲍菇产品风味物质的分析和感官评价,研制出了一款形态稠厚均匀、色泽乳白、鲜香适口的乳酸发酵杏鲍菇酱,为杏鲍菇乳酸发酵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与技术依据。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测定接种了乳酸菌的杏鲍菇汁液体培养基的OD600、pH和总酸生成量,比较在不同盐浓度的培养基和不同发酵温度下的各株菌的生长状况,从植物乳杆菌Lp、短乳杆菌Lb、发酵乳杆菌Lf、肠膜明串珠菌Lm和食窦魏斯氏菌Wc 5株菌中筛选出生长旺盛、产酸能力强且耐盐耐温的3株优良乳酸菌:Lp、Lb和Lm。通过复配试验,确定了3株乳酸菌适宜的复配比例为3:2:1,该比例复配菌种的产酸能力和蛋白质降解能力较强,发酵产品质量更优。(2)在单因素试验确定接种量、食盐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和发酵温度对杏鲍菇酱产酸量及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发酵工艺条件为菌种接种量4.5%(v/m),食盐添加量4.1g/100g,发酵温度36℃,此发酵条件下,理论总酸含量为0.759g/100g。最优条件下验证试验得到总酸含量为0.754±0.054g/100g,实际测得的总酸含量与预测值相似,优化所得条件具有指导意义,且影响产品总酸含量的因素顺序为接种量>发酵温度>食盐添加量。(3)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发酵前、混菌发酵和自然发酵的杏鲍菇酱中的有机酸及核苷酸含量,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其氨基酸组成,并用SPME-GC-MS测定了杏鲍菇酱中主要挥发性物质。发现高温杀菌会造成杏鲍菇酱中的风味物质损失较严重。发酵后有机酸含量明显提高,且占主体风味的为乳酸;从有机酸含量可以看出,混菌发酵明显优于自然发酵,风味物质更为丰富。混菌发酵的产品核苷酸含量均有所升高,而自然发酵除CMP含量增高外,IMP含量降低明显,且未检测到AMP和GMP。混菌发酵产生的风味物质主要为醇、酸、醛及酮类物质;自然发酵的主要为醇及酯类物质,且总含量低于混菌发酵;同时,鲜味氨基酸含量降低,其中谷氨酸从0.126g/100g下降至0.045g/100g。结合感官评定对比分析,混菌发酵得到的杏鲍菇酱风味及口感明显优于自然发酵。
其他文献
在21世纪的企业活动中,网络营销是最重要的一项营销工具.顾客信任,是网络营销得以成功的基石,是网络营销的内在要求.首先,本文以网络营销中的顾客信任实质为依据,分析了建立
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下,基于内需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是我国应对外需不振,增强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在有关跨国公司发展理论和钻石模型基础上,循着“决定条件——竞争
<正>2015年被称为中国的"新常态"之年。坊间不少评论指出:"本届政府上任以来新政频发,与之相伴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汇就是‘新常态’。"既然是"新常态",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必然
文章根据包头市水利普查中地下水取水井普查成果,深入分析了包头市地下水取水现状。
本文分析了个人所得税的内涵、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各国改革的情况,指出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税制模式设计存在缺陷,征收范围较窄、费用扣除缺乏弹性、税率结构复杂,税负不公平
本文通过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研究2015年以来京津冀13城市金融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空间演变趋势,然后引入Tobit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区域金融效率
目的:有氧运动能够改善毒品依赖者的情绪状态,降低对药物的渴求度,具有一定的康复效益,但是其中的神经递质的变化尚不明确。方法:实验采用组内交互设计,招募了30名甲基苯丙胺
<正> 初到新疆,“时差”的习惯,一下子还不适应。飞机从乌鲁木齐起飞,已经快到九点,可是东方天际好像依旧点染着杏黄的、火红的缕缕朝霞,犹如画家刚刚涂上的油彩般鲜美、艳丽
期刊
明清实学痛感于宋明理学的空谈误国,提出在治国方式上要求真务实。不能空谈道德,废弃人事,而是要注重实事,要重视闻见之知,发挥科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在政治理念上,不能搞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