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岛市是山东省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早在1987年就进入到人口老龄化城市的行列当中。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家庭结构呈现小型化趋势,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公共养老在养老服务中占据重要地位。政府在公共养老服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了更好地促进公共养老服务的发展,需对当前公共养老服务中的主要角色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意义,阐述了人口老龄化和公共养老模式以及PPP模式的相关概念,并对选题的理论基础即政府职能理论与公共政策理论进行介绍,并确定研究思路。通过整理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明确研究现状与研究的切入点。 其次,通过文献研究、案例调研以及对比研究对当前青岛市城市公共养老服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的进行分析。作为一项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为根据分析青岛市公共养老现状,分析政府在公共养老中的角色以及当前公共养老存在的问题。即青岛市养老服务资金投入不足,政府“引领者”角色存在“越位”与“缺位”现象,“供给者”角色与“监管者”角色存在“缺位”现象。因此若要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明确政府角色与职能,促进公共养老服务的良性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需要吸引社会力量加入到养老服务项目中来。其中PPP模式是由政府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或部门的共同参与,使项目能够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并具有更高的社会利益和经济效益。 最后,通过分析公共养老服务中引进PPP模式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研究分析如何利用公共养老PPP模式的发展加快政府角色的转变,进一步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首先明确政府“引领者”角色,完善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养老的政策引导功能,包括完善PPP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有力的PPP项目管理体系;其次明确政府“供给者”角色,优化政府在公共养老服务中的服务角色,进一步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履行政府的指导职责社会力量开展养老队伍建设,以及成立PPP项目相关的开发咨询团队并推动对PPP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性培训;最后明确政府“监管者”角色,强化政府监管角色提高公共养老服务的监管力度,政府指导成立全方位的监管机构,引导公共养老服务主体对服务人员的监管。 本文的研究对青岛市公共养老服务的发展与政府角色的明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