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卫·哈维的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是当代新马克思主义对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与补充。哈维创立了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在列斐伏尔、福柯等第一代空间理论学者的基础上,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框架内,开辟了空间地理的理论维度,为解读当代资本主义城市化问题寻找到了一个有力的切入点。通过解读马克思的《资本论》,结合自身实证主义地理学的经验,大卫·哈维指出,当代的不平衡地理发展问题集中于城市之中,其根源是资本积累的内在矛盾与危机。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讨论不平衡地理发展的理论背景。哈维由实证主义地理学转向了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开始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野下,对现代性发展以来的空间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其中,又以不平衡发展作为其研究重点。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也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第二章探究作为资本城市化问题根源的不平衡地理发展。哈维通过对货币与权力的解读,提出地理不平衡发展是资本主义暂时性解决其过度积累问题的手段与表现形式。在新自由主义盛行的时代,在资本进行全球掠夺的时代,城市化进程则是不平衡地理发展的集中表现过程。哈维以其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为基点,推动了空间领域中的不平衡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新帝国主义、新自由主义、时空压缩与扩张、时空修复等一系列相关论述。第三章分析了大卫·哈维对于不平衡地理发展的解决途径以及其理论不足之处。首先,大卫哈维认为当下的城市是非正义性的,他认为正义必须在社会生产的过程中被认识,且正义会随时间、空间及个人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他批判了以往的“空间形态乌托邦”,提出了“时空辩证乌托邦”,作为一种可能的世界,并将这一反资本的斗争视为一个长期的过程探索。正如哈维自己所说,他对于空间的研究也只是过程而非答案。哈维的理论依然有许多代为补充之处,譬如他对阶级批判的论证不够全面,高估了“空间”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以及对“地方”的论证有所缺失。大卫·哈维无疑是一位卓越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解读当下资本主义城市问题的的新方法,起着重要的学术引领作用。我国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与资本世界不平衡地理发展与经济危机的直接影响。然而,当下也是全球化的城市时代,我国城市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的主要矛盾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向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大卫·哈维的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为我国发展中的城市化问题提供理论参考,为面向空间正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探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