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计算环境下基于格的加密算法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4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应用、新需求的不断增加,新型计算环境不断涌现并得到长足发展,其中以云计算、边缘计算最具有代表性。云计算可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和按需灵活配置的高质量计算与存储服务,边缘计算作为云计算的扩展与延伸,可以满足应用在实时性和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新型计算环境逐渐被应用于教育、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然而,新型计算环境的广泛应用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特别是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因此,如何保证用户数据安全以及避免敏感信息泄露成为了当前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密码机制作为解决上述安全问题的有效工具,一直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但是随着量子学科的迅速发展,量子计算机的出现将会对现有密码体制产生颠覆性的冲击。因此,设计抵抗量子计算机攻击的新型密码体制得到了政府和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作为抗量子攻击密码体制的典型代表,基于格的密码体制已经成为当前密码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面向新型计算环境下的安全数据检索和访问控制需求,针对现有解决方案存在的无法抵抗量子计算机攻击、实用性差等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新型计算环境中基于格的可搜索加密和基于格的访问控制加密机制。本文旨在解决新型计算环境下存在的安全问题瓶颈,推动抗量子密码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云计算环境下基于格的联合关键字可搜索加密方案。面向云计算环境中数据安全检索需求,针对现有可搜索加密方案安全性弱以及检索模式单一等问题,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格的联合关键词可搜索加密原语定义,可抵抗量子计算机攻击的同时,支持多关键词的联合检索。基于所定义的系统模型和安全模型,利用LWE困难问题假设,分别提出了适应于单用户和多用户场景的实例化方案,并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证明了方案实现IND-CKA安全。通过大量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方案与现有同类型方案相比,在计算与通信复杂度方面具有更强的实用性。2)提出了一种能源互联网环境下基于格的无可信中心访问控制加密方案。面向能源物联网环境中安全访问控制需求,针对现有访问控制加密方案依赖可信第三方的问题,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格的无可信中心访问控制加密原语定义,实现抗量子安全的同时,通过消除可信第三方的方法降低了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假设条件。基于所定义的系统模型和安全模型,首先设计了基于格的子集谓词加密方案并证明其安全性,在此基础上构造基于格的无可信第三方访问控制加密实例化方案。安全性分析与性能评估表明,本文所设计方案满足能源物联网环境实际应用的安全与性能需求。3)提出了一种边缘计算环境下基于格的细粒度访问控制可搜索加密方案。面向边缘计算环境中安全数据检索与访问需求,针对现有可搜索加密方案缺乏访问控制机制问题,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格的访问控制可搜索加密原语定义,实现抗量子安全性和支持访问控制特征。基于所定义的系统模型和安全模型,利用LWE困难问题假设,设计了具体的实例化方案,方案实现了对搜索和解密权限的细粒度访问控制。形式化安全分析表明方案实现IND-CPA和IND-CKA安全。理论分析与实验评估表明,本文所设计方案不仅支持更丰富的实用功能,还具有较低的计算开销和通信代价。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基于顺序统计量讨论了多个常见连续型总体参数的齐次性检验问题;二是基于发生函数与BELL多项式讨论了相互独立负二项分布卷积的精确展开.检验多个连续型总体参数是否齐次性的问题一直是统计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例如经典的方差分析就是检验多个正态分布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方法,而且方差分析在实验设计、风险投资、质量管理等诸多领域中有诸多的实际应用.进而讨论更多常见多个连续型总体参数
随着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用于交互通讯的传感器的需求数量急剧增加。如何解决海量传感节点供电问题已成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瓶颈。通过能量采集技术,将环境中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的可再生清洁能源转换为电能,为无线传感网络节点供电,是打破传统供电方式限制的有效解决途径。摩擦纳米发电机作为一种新的颠覆性的能源收集技术,具有前所未有的输出性能和相对较低的成本,已被证明是实现环
煤矿开采引起岩层移动造成地面沉陷与采动覆岩结构的变形破坏密切相关,认清采场上覆岩层的结构及变形垮落特征是预测覆岩运动规律及沉陷发展过程的基础。以往采动覆岩结构研究主要基于结构承载方式的覆岩结构假说和承压层材料特征的板梁结构理论,第一种结构假说重点集中于采空区两侧结构承载形式的分析,对承载区的量化等问题分析较少;第二种板梁结构研究重点集中于采空区上部具有较强承载能力的岩层变形垮落特征,对工作面前方采
随着纳米工艺的持续发展以及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制造工艺、生产和测试技术的长足进步,CMOS晶体管尺寸不断缩小,集成至单个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呈指数级增长。片上众处理器系统(Multiprocessor System-on-Chip,MPSoC)成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嵌入式系统的主要设计框架。依托片上光网络(Optical Network-on-Chip,ONoC)新型互连架构为处理器间通信提供的超高带
数字图像作为多媒体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和可理解性好等特点,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存储和传输数字图像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安全问题。同时,数字图像中包含大量冗余数据,为了降低存储空间并提升传输效率需要实现数据压缩。因此,如何在保证数字图像安全的同时保持较高的压缩率成为信息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密码学是保证多媒体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
镁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比模量高、阻尼减震性好、电磁屏蔽性高和易于回收等优点,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金属材料之一。在科技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航天航空和交通工具的速度越来越快,动力需求也逐渐增大,对工具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镁合金本身弹性模量较低、强度不够高、塑性较差,达不到航天航空和交通领域对零件设备的使用标准,制约了镁合金在这些领域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因此,研究和发展高模量镁合金,并
结构面裂隙在岩土工程、采矿工程、核废料处理及水利水电建设等实际工程中广泛存在,无论是原生裂隙还是次生裂隙都是岩体的主要透水通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扰动、卸荷等作用使裂隙带不断发育沟通了附近含水沙层与工作面的水力联系,就会引发裂隙网络非线性渗流,形成涌水、突水溃沙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因此,裂隙网络中流体运动规律以及水沙两相相互作用机理是岩土工程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流体在裂隙网络中的流动与在多孔介质或单
压接型IGBT(Press-Pack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PP-IGBT)器件具有双面散热、大电流密度、失效短路等优点,能满足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装备用大功率器件的需求,已成为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首选。然而,不同于传统焊接型IGBT器件,压接型IGBT器件结构更为复杂,内部各层材料通过外部压力连接在一起,运行过程中不仅受到电、热应力的影响,还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富矿资源逐渐短缺,而许多低品位矿产资源中赋存大量硬度较低的脉石矿物,在磨矿作业中这类低硬度脉石矿物极易发生过磨而成为矿泥。浮选过程中由于该类矿物粒度小,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极易在气泡上浮过程中通过泡沫的夹带作用进入泡沫层;或粘附于目的矿物表面,伴随有用矿物吸附在气泡表面成为浮选精矿,从而降低精矿指标。因此,深入分析泥化矿物夹带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泥化矿物夹带行为的有效调
厌氧氨氧化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中,是一类重要的化能自养型微生物,通过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将铵盐转化成氮气,并从中获得能量。厌氧氨氧化工艺已被成功应用于废水生物脱氮处理,并体现了良好的脱氮能力,总氮去除率高达9.5 kg m-3 d-1,且具有运行成本低、脱氮负荷高、产泥量低、无二次污染的优点。悬浮态的厌氧氨氧化细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流失量较高,颗粒化的厌氧氨氧化细菌可保留的污泥量高,抗冲击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