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约束,导致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收入方面明显低于城市,而且还面临着居民公共需求的不断增长与公共产品供给匮乏之间存在的显著矛盾。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也是新时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深化政府体制改革和推动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务之急,对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西安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为研究对象,将研究范围界定为满足居民最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的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和基本社会保障服务三个方面。论文首先介绍了西安市当前的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定量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即城乡之间在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供给水平差距明显。然后通过频数统计法选择合理的指标构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比例,用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合成各指标的均等化指数,最终计算结果认为西安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总体实现程度还比较低,除城乡基础教育的均等化实现程度较高外,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均等化水平都比较低。接着分析导致西安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异的影响因素,建立各影响因素与均等化指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回归结果认为各因素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影响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人均财政收入、人均GDP和本级政府的财政自给能力。最后根据上文研究结果,为西安市进一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合理可行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