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SMT)向更高密度、更小尺寸、更复杂的印刷电路板(Print Circuit Board,PCB)混合技术的纵深发展,在电路板的装配过程中,作为电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SMT)向更高密度、更小尺寸、更复杂的印刷电路板(Print Circuit Board,PCB)混合技术的纵深发展,在电路板的装配过程中,作为电路组件和电路板间的连接桥梁焊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SMT技术电路板装配过程由焊膏印刷,元件贴装,焊接回流组成,其中焊膏印刷和焊接回流过程产生的焊点缺陷较多。为此,如何及时有效的发现焊点的缺陷,近年来是电子组装行业研究的一个热点。焊点质量的检测方式,宏观上可分为两类:有损检测和无损检测。有损检测因为对电子器件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一般不适合应用在生产流水线的实时检测当中。设计和研究出高效且成本低的无损检测方法和技术是现今电子行业的迫切要求。针对已有的焊点质量检测算法对光源系统依赖性过强,实际中能获得各种缺陷的焊点样本有限等问题,本文从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角度出发,针对生产线上的SMT焊点图像,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焊点质量检测方法,实现了对缺焊、锡偏少、锡过少、锡合适、锡多五种类型的焊点质量判别。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研究了小波变换理论和焊点小波特征提取算法,实现了焊点的小波特征提取。通过一系列图像处理算法,完成了焊点几何特征的提取,并将小波特征和几何特征及二者的组合特征应用到支持向量机上实行焊点质量识别,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越性。结合五种锡量焊点的直方图分布特点,设计了两种最小二乘支持向量焊点检测模型,引入交叉验证和网格搜索法来获取训练向量机的最优参数。最终将这两种模型在焊点检测应用中作了对比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第二种检测模型焊点识别效果较好。此外,还分析了由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摄像头取得PCB图像的特点,针对图像噪声干扰和模糊现象,采用了两种图像预处理方法:中值滤波和均值滤波,有效抑制了噪声,并且对两种预处理方法在焊点质量判别应用中各自的影响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采用中值滤波的焊点判别效果优于均值滤波。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种环境下,又出现了市场全球化、产品个性化等新特点,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由订单动态触发,供需企业之间往往又缺少中间库存的缓冲,这就需要对供需企业的采购与供应业务活动进行有效协调。本文即从供应链环境出发,针对企业间采购与供应模式的新变化,对企业间采购与供应协调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本文结合企业
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访问控制是保证XML安全性的一项重要技术。为了给存储在XML数据库中的XML文档提供有效的强制访问控制,从现有面向XML文档的
近几年来,Peer-to-Peer(简称P2P)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应用模式以其可扩展性,高度容错性等突出优点变得越来越流行。P2P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充分利用分布在终端电脑上的网络资源
当今计算机局域网络(LAN)的数据传输网络控制协议不外乎总线竞争、令牌及轮询等方式,这些方式不是实时性不强就是传输能力有限,不适合对实时要求很高的数据传输,如语音及图像等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分析是掌握宏观网络安全状态的重要手段,对大规模报警日志的分
在大规模科学数据共享以及大型企业应用中存在海量的数据库。由于系统的定制性和历史原因,造成了这些数据库共享存在以下难题:封闭性、数据孤岛、缺乏规范和标准。中医药科技
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工作流技术正成为当今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但目前因为不同的研究者、厂商使用不同的工作流的描述方法,造成了不同工作流产品之间不能进行互操
本文针对当前嵌入式系统普遍存在的内存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主要基于ARM微处理器实现,它使用实时操作系统对存储卡进行管理,并通过USB设备接口进行数据传输,实
起源于哲学的本体作为一种能在语义和知识层次上描述概念的建模工具,可有效地解决知识工程中知识共享和重用两大问题。近几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生物医学领域也出现
为贯彻落实好中央11号文件精神,积极研究制定配套财政政策支持我省企业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推动我省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省政府建立了3亿元企业技术改造财政贴息资金,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