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的地域性营造——以武汉水上交通的建设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p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中国特色”低碳城市建设之路对于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来说绝非因为“面子”或为应付国际压力,而是切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当前必须率先并能执行低碳发展的是占中国绝大部分资源的城市。另一方面,在全球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被强势力量趋同的态势下维护营造的地域性十分重要。本文以对低碳城市、地域性营造以及两者是否存在交集实现一体化发展这三大问题进行系统性理论研究,并通过笔者参与的部分实际项目分析和武汉低碳水上交通的概念设计对本文观点进行支持。  全文共六个章节,具体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章:叙述文章选题背景、必要性及基础;选题对象、意义与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第二章:系统阐述低碳与低碳发展的内因,城市的演变,低碳城市的界定与发展必要性,低碳城市发展状况及总结。  第三章:全面研究地域与地域特色,地域特色与营造的关系,以及现代地域性营造观。  第四章:综合分析城市地域性以及其与低碳城市的一体化共赢的可行性,并通过对笔者参与的实际项目剖析来说明如何从城市的四个层面进行低碳城市的地域性营造。  第五章:深入探讨水对城市特色、低碳城市营造的重要性。通过对武汉特色的定位,武汉与水体的关系及现状分析,得出武汉低碳水上交通营造的可行性。并进行区域水上交通的初步概念构想和设计,最后对低碳水上交通营造带来的各项可能性效益进行初步归纳。  第六章: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简要结合前五章节的理论推导、案例分析及概念设计,归纳出本文研究结论,并给后续研究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医疗体制改革的重点。乡镇卫生院作为我国农村地区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对完善我国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
针对城市化大背景下忽视使用者需求的城市空间设计现状,以及居民缺乏空间认同感、归属感的社会现状,行列式作为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布局模式,对其以人为主体的居住组团空
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城市空间开始出现无序扩张的趋势,耕地数量快速减少,城市生态环境快速恶化,严重影响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了促进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改善
慢设计最早出现在西方的产品设计理念,是设计师重新开始思考设计真正价值的标志性转折点。本文所讲的“慢设计”,是指当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的社会结构、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呈现为城市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历史城市变成了千篇一律的现代化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迅速消失让人们重新审视这一
本文选择以新北川巴拿恰商业步行街区为例,探析研究羌族传统建筑与商业步行街间联系、结合、表达等相关问题。试图通过实际案例综合分析,对羌风商业步行街的特征,设计方式,发展方
设计概念的确定是建筑设计的切入点,是之后一系列设计工作进行所围绕的核心。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建筑,名人纪念馆的设计概念应是与所要纪念的人物所相关,来源并提炼于人物本身。在
学位
学位
武汉市历史村镇作为武汉地区传统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形成、发展于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留下了无数璀璨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历史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