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中国特色”低碳城市建设之路对于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来说绝非因为“面子”或为应付国际压力,而是切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当前必须率先并能执行低碳发展的是占中国绝大部分资源的城市。另一方面,在全球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被强势力量趋同的态势下维护营造的地域性十分重要。本文以对低碳城市、地域性营造以及两者是否存在交集实现一体化发展这三大问题进行系统性理论研究,并通过笔者参与的部分实际项目分析和武汉低碳水上交通的概念设计对本文观点进行支持。 全文共六个章节,具体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章:叙述文章选题背景、必要性及基础;选题对象、意义与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第二章:系统阐述低碳与低碳发展的内因,城市的演变,低碳城市的界定与发展必要性,低碳城市发展状况及总结。 第三章:全面研究地域与地域特色,地域特色与营造的关系,以及现代地域性营造观。 第四章:综合分析城市地域性以及其与低碳城市的一体化共赢的可行性,并通过对笔者参与的实际项目剖析来说明如何从城市的四个层面进行低碳城市的地域性营造。 第五章:深入探讨水对城市特色、低碳城市营造的重要性。通过对武汉特色的定位,武汉与水体的关系及现状分析,得出武汉低碳水上交通营造的可行性。并进行区域水上交通的初步概念构想和设计,最后对低碳水上交通营造带来的各项可能性效益进行初步归纳。 第六章: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简要结合前五章节的理论推导、案例分析及概念设计,归纳出本文研究结论,并给后续研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