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形象的演变及其文化意蕴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alltt_step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备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代霸主,也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爱民如子、体恤臣子、关怀下属的仁义之君。三国故事流传至今,经过史书、诗词、民间传说、小说和当代影视作品的传播,刘备的形象随着当代价值观的不同也不断得发生着变化,其性格特征也衍变得更加多元化。在《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前,刘备的形象各有不同。在历史典籍中,刘备以“枭雄”的形象著称。在文人笔记中,刘备的英雄形象一如既往,文人们还为他赋予了善于纳谏和善待民众的仁君特点。在唐宋诗歌中,由于时代背景不同,诗人描写刘备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唐朝的文人们渴望能遇到如玄德般求贤若渴的明君,所以唐诗中更多得是歌颂刘备与孔明间鱼水相偕的君臣关系。而宋代国力不强,终日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在后期又企图恢复自己的王朝,所以宋代咏三国的诗词中将刘备视为正统,并对其才能和战绩进行了非常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在民间,“拥刘反曹”的思想比较严重,所以在民间传说和戏曲中,也出现了不同面目的刘备形象。罗贯中以历史人物刘备为原型,同时根据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审美倾向,在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强化了刘备“明君”的形象,突出了他尊贤爱能的特点,有意淡化了其“枭雄”的一面。由于毛宗岗父子所处时代不同,毛评本《三国演义》中更加突出了“尊刘”的思想倾向,并对刘备形象进行了重塑,弱化了他的情绪起伏,在突出爱民、得民心的同时,也强调了其枭雄的本色。在当代影视作品中,刘备形象的传播也很广泛。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遵循罗贯中以正统为本的历史观念,基本上按小说的本来面目将三国故事呈现在银屏之上,新版《三国》在描写刘备真仁义、真赤诚、爱民如子的品德时,又将他的勃勃野心及谋略显露得淋漓尽致。而以《赤壁》为代表的电影中的刘备被塑造成一个胸怀大志却怀才不遇的悲剧英雄形象。
其他文献
《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是中国讽刺文学中的巅峰之作。关于它的研究专著与论文在业界可称得上是美不胜收,数不胜数。但在诸多论文中,谈及最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发生剧烈深刻的变化,各种法律制度也相应发生着变化。在诉讼法领域,作为诉讼法核心内容的证据规则也随着社会的变化、价值观的不同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城市品牌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保定是清朝直隶总督署所在地,直隶文化是保定文化中历史最悠久的部分。除此之外还有红色文化、中药文化、地方文艺、体育文化、
土木工程作为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重要技术之一,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各个方面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取得了较多的创新
全面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核、激励等一系列活动,实现对企业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的配置、协调、评价,从而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的战略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深入推进,“互联网+扶贫”模式愈来愈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扶贫效果非常显著。为了进一步探究不同地域电商扶贫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实际成效,我们小组采用
两汉时期吏与官相通,吏员可通过各种途径升迁为国家正式官员,使汉代官员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与较强施政的能力,确保了官员的高素质;吏员在汉代行政信息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
在信息化社会蓬勃发展的今天,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特别是财务管理信息化,成为了学术和实践研究的热门话题。一些传统行业,如机械制造行业,他们在财务管理上遇到了哪些挑战,以及如何利
现阶段,企业并购的频繁发生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通过并购活动可以获得规模经济、规避风险,同时也推动了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整体核心竞争
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创新思维作为创新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核心,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其能力的培养更应得到重视。硕士研究生群体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所重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