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渗流的理论模型及其渗流参数确定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1987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研究较好的岩土体渗流计算模型,以及这些模型相应的参数的优选还较为困难,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简易与方便的计算模型及参数优化方法,对于岩土体渗流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理论分析,采用拉普拉氏变换,最小二乘法,模拟试验细、微观分析,断裂力学理论等对岩土体渗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用新型混合遗传算法对岩土体渗流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1) 以立方定律为基础,从理论上推导了岩体裂隙渗透系数变化量与卸荷量之间的关系公式,并以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吻合良好。(2) 对试验前后的试样裂隙的发展进行了细、微观的分析,认为岩体卸荷后,岩体内部的裂纹会合并、发展、汇合,并最终形成大的裂隙,该裂隙与岩体的卸荷方向基本垂直,形成一条主控的单裂隙,亦即岩体渗流的通道,导致了岩体渗透系数的大幅度增加,是影响岩体渗流特性的重要原因之一。(3) 通过卸荷渗流试验,探讨了渗透系数与卸荷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岩体的卸荷,岩体的渗透系数与卸荷量近似成一双曲线关系。随着卸荷量的增加,在达到有效卸荷量80%左右的时候,岩石的渗透系数将会产生较大增加,其结果与本文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良好。试验还表明,在卸荷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孔隙水压力的加-卸循环变化,其渗透系数逐渐变小。初始有效应力越大,渗透系数下降越大。(4) 以立方定律为基础,在假设裂隙表面为光滑表面的同时,推导出光滑非平行裂隙中的水头分布公式,并以实例证明了本公式的实用性。(5) 通过拉氏变换,建立了以误差函数表示的固结方程的解,有效地消除了太沙基固结方程级数计算中的Gibbs 振荡现象。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了固结度的平方根法公式原型。采用工程上通用的最小二乘法,得到了固结系数与试验测量数据之间的关系式,为用计算机进行固结初值、终值以及固结系数的计算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6) 针对目前各种参数优化算法易于陷入局域解的缺点,以简单遗传算法为基础,将BFGS 算法嵌入到AGA 算法中,形成了新型混合遗传算法,并对本文提出的卸荷量与渗透系数变化量关系公式中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其他文献
在反复强调语文素质的今天,要想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写作的提高,选择的关键在于学生的阅读与不阅读。让学生学会阅读,是学生进入写作的第一门槛,开发教材资源,尤其是有效地促进
为了对滚珠旋压工艺进行研究,利用DEFORME-3D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滚珠旋压无氧铜薄壁管材的三维模型并基于刚塑性有限元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滚珠旋压加工中管材的金属流动规律
莆田市位于海西经济区福建省沿海福(州)-厦(门)黄金海岸线中部,自古是闽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用地扩张明显。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有助于认识和理解短流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混凝土是目前土木工程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材料,但是在现代混凝土研究应用至今的一百多年中,混凝土的粘弹性性能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缺乏系统性的研究。然而混凝土的粘弹
中央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是我国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的主渠道, 但近年来不断披露出来的科研不端案件影响了中央财政的使用效果以及公众对科学界的信任, 传统的学术界自
本文以中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分类为框架,简要介绍中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分类,并结合课例《京剧大师梅兰芳》,解析课例中使用的音乐教学方法,从教学方法的概念、运用、目的、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