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笔记》中话语与叙述技巧的叙述文体学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s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色笔记》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这部小说采用了一种实验性的叙述模式来展现它分裂的主题。同时,通过对话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展现了二战过后,冷战期间,一位追求自由的女性作家对世界的看法。该作品以一部名为《自由女性》的小说作为叙述主体,同时在期间穿插女主人公安娜伍尔夫的日记。不论是《自由女性》,还是这些日记,都包含了大量莱辛对社会,政治,女性主义以及种族歧视的评论。虽然,很多关于《金色笔记》的研究都涉及到了这些主题,确很少有人注意到,莱辛采用一种后现代主义的叙述手法,通过各种主题以及碎片式的结构来反映真正的主题,混乱和崩溃。因此,本文将结合叙述学与文体学的理论,在叙述学框架内讨论它的文体特征。
  本文从叙述视角出发,介绍了叙述学中的不同叙述类型的优势和局限。不同的叙述类型的特点是通过具体的语言特征来体现。基于本文中“文体”的定义:文体即选择。不同的叙述模式也是通过作者的语言选择来实现的。根据此理论,本文对《金色笔记》中的第三人称全知叙述和第一人称叙述,两种叙述模式的特点和作用,以及该叙述模式的语言特征分别进行了分析。《金色笔记》中两种叙述模式相互穿插是这部作品的一大特点,作者通过这种形式,来表现分裂的主题。另外,作者用大量的会话描写刻画不同的人物性格,以及出色地运用修辞来表现当时社会的各种现象以及女主人公的心理障碍是这部作品的第二大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本文运用文学文体学的分析方法对这部作品的会话以及修辞进行了探讨。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用叙述学及文体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分析《金色笔记》中独特的叙事结构及其语言特征能够比较全面的分析该部作品的主要特点。不同的语言特征实现了叙事模式的互相转换,这种转换打破了传统的叙事结构,使整部作品结构变得支离破碎,体现了人物内心以及整个社会的混乱动荡。大量的会话以及修辞刻画了二战之后冷战期间那个特殊的时代里,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社会的黑暗堕落,表达了一个有着自我意识想要获得解放,却因承受不了压力几近崩溃的女性,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几乎所有国家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其外交政策。当小布什2001年上台后,他一改前任总统克林顿实施的多边主义,坚持推行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对美国与其传统盟国的关系,还有和中国的关系,以及对美国在国际社会地位中的地位和形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布什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就被称为“布什主义”。  所谓“布什主义”,是指布什政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