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度及其《莲宗宝鉴》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净土宗没有独立的传承法统,也没有独立的教理体系,故其发展依托其他宗派,被称为“寓宗”,在元代之前也未发展为独立的教派。南宋时期,僧人茅子元以念佛法门为主体,创立白莲宗,从教理、教制、传法等方面建立起了一个净土宗派的组织体系,并设立在家人传持佛教的“白衣传授”制度,得到迅速发展。但茅子元之独创宗派,并没有自觉地将所创宗派置于净土教的发展脉络中,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其教派组织自身的缺陷突显出来,派内渐趋混乱,导致屡屡被禁,难以为继。 元代白莲宗宗主普度面对教内混乱状况,为“救其法之衰邪,扶其教之不振,乃集《庐山莲宗宝鉴》一部,类分十卷,盖以破惑显理,辨伪证真。”普度在《莲宗宝鉴》中讨论了白莲宗内部以至整个佛教内部产生的种种弊端,并对净土教理、修行法门作了详尽的论述,对于促进净土教派的形成产生了颇为深远的影响。普度依据《莲宗宝鉴》论述的思想,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促成了对白莲宗的转化:他首先在传承上远承庐山慧远正系,将白莲宗纳入净土正系中;其次在教制上,摒弃“白衣传授”制度;第三在教理上,圆融各派,以“念佛三昧”为核心,融摄各宗,整合教理,形成净土教的教理修行体系,使净土教独立于其他各宗,突出了“宗派”特点,强化“教派”意味,从而促使净土宗逐步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教派,达到兴复净土教乃至整个佛教的目的。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探究和把握尼采的人性观,开启了解读尼采哲学的新视角。由于人性本身的历史性,尼采的人性观仍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他开创的人性观,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哲学、文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首次提出并集中阐述了“世界历史”思想。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不是通常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或人类历史,
本文在充分吸收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龚自珍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比较了龚自珍今文公羊学思想与传统公羊家思想的差异,得出了龚自珍治公羊学的特点和治经的特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异常重要,而知识产权作为保护智力成果的一种法律制度,也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巨大影响及国际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