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傣族织锦是傣族人民创造的传统手工艺品,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工艺,成品精美,技艺精湛,风格鲜明,不仅表现出傣族人民古老的民族风尚,也向世人展示着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相比我国其他各民族的传统技艺,依然独具特色。傣族织锦不仅在艺术界具有代表性,在文化界也引发研究潮流。傣族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傣族织锦相关,织锦也是傣族人宗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织锦一方面为傣族人民日常生活进行装饰,另一方面成为供奉佛祖的佛幡,被认为是“灵魂通向天堂佛国的阶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傣族人民既希望傣族织锦依然能够承载美好寓意,继续保护自己,也期待其能够发挥自身更大的价值,具备更多实用功能,开发更大的发展空间。西双版纳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也使得傣族织锦逐渐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产品,开拓了新的发展市场。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政治、文化等不断进行交流,我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外界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交融愈发激烈,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让部分民族失去文化话语权,逐渐丧失其文化空间,对自身缺乏认同感。我国面对这些问题,也一直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在受到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走出了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文化环境的变化,很多政策已经不适应如今非遗的发展,我国开始逐步探索新路径——构建一个“生活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生态性保护”三位一体的新保护方法体系论。本文以西双版纳曼乱点村为研究个案,首先,从生活性保护的角度,通过对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了解傣族织锦的历史文化内涵及技艺发展条件,梳理西双版纳傣族织锦技艺传承总体情况,通过分析寻找典型研究点,划定曼乱点村为研究范围;其次,通过问卷和访谈,对傣族织锦技艺传承的现状进行总结,对其所在乡村社区历史情况、文化背景及傣族人民对传统技艺的看法与期待进行调查整理,将从生活性保护的角度去探索利益相关群体对傣族织锦技艺传承的作用与影响。掌握傣族织锦技艺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包括技艺创新不足、资金来源有限、宣传渠道过窄、思想层面未重视、年轻人不愿学造成技艺断层等问题;最后,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傣族织锦技艺传承与政府、社区、手工艺者和市场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们在此间充当的角色进行整理与划分。通过引入文化生态理论与遗产活化理论,分析处于旅游开发阶段、市场开放时期当地傣族如何处理本民族文化资源与其关系,发挥传统技艺的文化作用。最后,总结出运用生活性保护方式对西双版纳傣族织锦技艺发展与传承的影响,既能扩大传统技艺的生存空间,帮助当地民族树立文化自信观念,同时能够真正实现传统技艺的可持续传承,帮助各民族传统文化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文化交流的需要,探讨傣族织锦的创新路径,找出一条可以使技艺传承与当地傣族村民进行良性互动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