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漓江、京杭大运河等以河流为载体的遗产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的深入,河流廊道遗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河流廊道遗产资源作为自然与历史赋予人类的珍贵财富,是人类必须严格保护的可贵资源。风景区的河流廊道遗产资源,具有明显的廊道特征,多数是以河流廊道为依托分布的资源形态,呈现一定的线性景观特征,所反映的遗产特性典型而全面。它不仅是一种遗产资源,更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廊道和景观形态,是风景区独树一帜的魅力源泉。考虑到风景区河流廊道遗产的特殊性,本文主要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从定性的角度对风景区河流廊道遗产体系的构建及其具体内涵进行研究,分析了河流廊道遗产的构成、价值、特征和分布形态,探讨了风景区河流廊道遗产体系构建的原则、目标、内容与具体方法,并以重庆市秀山县酉水河—石堤风景区河流廊道遗产体系的构建来验证其构建方法的可行性。通过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风景区河流廊道遗产体系的多级控制结构,将风景区河流廊道遗产体系分解为河流廊道、遗产资源、人为活动和管理体制四个子系统。其次,本文提出风景区河流廊道遗产体系构建的核心是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以风景区河流廊道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分以下三种模式实现:遗产资源静态保护模式;动态宣传模式和动静结合的遗产开发模式。其中,静态保护模式是基础,开发模式对宣传模式有正面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再次,笔者认为风景区河流廊道遗产以“文化元素”为核心,在其构建中,应该把对文化资源的保护、文化脉络的传承和发展发在首位。同时,河流廊道作为遗产资源的生态基底,也是遗产资源的主要载体,具有极高的生态效应和旅游开发价值,是风景区河流廊道遗产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其构建中,应该重视河流廊道的保护和构建,为河流廊道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此外,在风景区河流廊道遗产体系的构建中,重视人为活动的影响,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把对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放到基层和社区以实现风景区河流廊道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动态发展;建立完善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机制,配置合理的管理部门和专业人才,为风景区河流廊道遗产体系的综合管理和长远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同样也是风景区河流廊道遗产体系构建中不容忽视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