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人类因能源才得以生存和发展。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问题逐渐成为了人们所面临的至关重要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耗大国,在能源消费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问题严峻。因此,本文期望运用新的计量方法对我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因素对能源所造成的影响,期望能对我国能源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及相关文献综述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全国层面和省域层面分析了我国居民生活能源的消费现状。基于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分别选取煤类、石油类、天然气和电力作为被解释变量的衡量指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PCE)作为解释变量的衡量指标,分别建立单一能源和综合能源消费指标的Markov区制转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MS-VECM)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分别选取煤类、石油类、天然气和电力作为被解释变量的衡量指标,能源消费强度和人口密度作为解释变量的衡量指标,除了以上的三个因素以外,能源价格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由于能源消费价格受到了政府的管控,市场化程度不高,因此放弃对能源价格的研究,与此同时选取居民消费支出(PCE)作为转换变量,分别建立单因素和多因素面板平滑转移模型(PSTR)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论文主要结论归纳如下:(1)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受经济发展水平、气候条件和能源地域分布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要实现能源均衡的发展,就要推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2)对单一能源消费指标进行研究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二区制特征,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在不同区制内表现出明显的对称性;而对总能源消耗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并且区制间发生单向转移的可能性会更大。(3)虽然采取了各种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政策,但是煤类消费仍然处于高体制状态,石油类、天然气和电力处于低体制状态,大力推动能源的转型升级对解决能源的问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