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鲜卑族拓拔部建立的北魏王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特殊、重要的时期。它不仅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北方的战乱局面,使百姓过上了相对稳定的生活;而且也是我国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在继承了五胡十六国时期佛教成就的基础上,佛教和佛教艺术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如由北魏皇家贵族修建的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和由地方官员和地主联合凿建的庆阳北石窟寺等都兴建于此时。北石窟寺群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南部,它与泾川南石窟寺一并与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合称为甘肃的“四大石窟”。北石窟寺群由寺沟石窟及其南面1.5公里处的花鸨崖、石道坡、石崖东岸石窟和其北面1.5公里处的楼底村1号窟五部分组成。它开凿于北魏时期,之后西魏、北周、隋、唐、宋等几个朝代都曾在此开窟造像,其造像均为石雕,遗存丰富,集中体现了古代陇东地区人民高超的佛教艺术水平。北石窟寺群现存北魏时期的窟龛共七座,其中以楼底村1号窟(北1号)和165窟最具代表性。本文将从北石窟寺群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入手,介绍北魏不同时期各个窟龛的艺术概况,分析归纳出北石窟寺群北魏时期佛像造像题材及其艺术风格,并从窟龛形制、造像题材等方面与云冈石窟做一对比,分析对比其与同时期云冈石窟窟龛的渊源关系,显示出其独特的历史与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