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山水画可分为三个阶段:明前期的院画与浙派、明中期的吴门画派以及明后期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派。文徵明作为明中期吴门画风的典型代表较好地阐述了人与自然关系。本文分四个部分对文徵明山水画中的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分析:第一部分:明代前、中、后三个时期山水画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第二部分:通过分析文徵明在主要时期主要活动、师承渊源、山水画画风衍变方面介绍文徵明的生平及其艺术生涯。第三部分:以明代流行的“访胜纪游”、“怀念送别”、“品茶客话”、“筑园隐居”这四大类社交活动题材为主线,对其典型山水画作品分别作具体化的图像描述分析。通过山水画作品中人物或人迹与周围自然环境元素及其构图,探讨其绘画作品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关系即人迹存在之处即有人物存形。依据画面中人之痕迹如茅屋、路桥、舟车、草堂等所占比例大小将文徵明山水画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呈现出可游和可居,即自然影响人和人影响自然两种。第四部分:文徵明山水画对当今自然观认识研究与山水画创作的影响。通过题材分类为山水画创作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文徵明山水画作为媒介从而了解明代山水画人与自然关系。文徵明山水画所体现的“可游可居”,有助于艺术家把传统和现实生活相结合,达到山水画中“可游可居”的审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