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和嗓音吸引力加工的性别差异及其整合机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u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吸引力本身的复杂性,目前学界对吸引力的探索仍处于初步阶段。虽然研究者们尝试从生理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角度剖析吸引力领域中的性别差异问题,但人们在加工面孔和嗓音吸引力时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及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有待进一步澄清。此外,虽然以往研究者们从情绪和身份信息等角度探讨了视、听觉通道信息的整合加工,但有关人类吸引力信息整合加工的脑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论文拟分别采用ERP和f MRI技术,考察面孔和嗓音吸引力加工的性别差异,以及二者整合的脑机制。实验一利用ERP技术,结合被动Oddball范式中常用的MMN和P3成分作为指标,通过向不同性别被试呈现同性和异性高低吸引力面孔(面孔任务)和嗓音(嗓音任务),考察男性和女性被试加工来自同性和异性的面孔以及嗓音吸引力信息认知过程。结果发现:1)人们在加工嗓音与面孔刺激时,无论是在面孔还是嗓音任务中,高吸引力刺激均比低吸引力刺激诱发了波幅更大的MMN和P3成分;2)在嗓音任务中,男性嗓音比女性嗓音诱发更微弱的a MMN,低吸引力的男性嗓音比低吸引力的女性嗓音诱发更微弱的a MMN。此外,对女性被试而言,女性高吸引力嗓音比女性低吸引力嗓音诱发更大的P3;对男性被试而言,男性高吸引力嗓音比男性低吸引力嗓音诱发更大的P3;3)在面孔任务中,高吸引力的女性面孔比低吸引力的女性面孔诱发更大的v MMN,而男性面孔未发现显著差异。此外,女性被试比男性被试诱发更大P3效应,低吸引力的女性面孔比低吸引力的男性面孔诱发被试更大的P3。高吸引力的男性面孔比低吸引力的男性面孔诱发被试更大的P3,而高、低吸引力女性面孔之间未发现显著差异。实验二采用f MRI技术,结合类Stroop范式,向被试分别以视觉通道,听觉通道和视听通道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具有不同吸引力信息的面孔和嗓音,要求被试判断刺激面孔吸引力(视觉通道),嗓音吸引力(听觉通道),以及忽略面孔吸引力判断嗓音吸引力(视听结合通道),考察人们整合面孔和嗓音吸引力信息的神经机制。研究发现:1)双通道“促进效应”:当被试在加工视听通道的低吸引力信息时比其加工单听觉通道的低吸引力信息更多地激活了双侧颞上回脑区并延展到中央前回及颞极处;2)一致-不一致效应:当嗓音为高吸引力时,双通道一致条件(即“高嗓音吸引力-高面孔吸引力”条件)比双通道不一致条件(“高嗓音吸引力-低面孔吸引力”条件)更多地激活脑岛、颞上回、扣带回中部、楔前叶、中央前回以及背外侧额上回等脑区。综上,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被动Oddball任务结果表明,相比低吸引力刺激,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被试都能够更好地检测到高吸引力的刺激变化,并对其投入更多的认知资源。此外,被试在加工同性和异性的面孔吸引力以及嗓音吸引力方面存在性别差异。这些性别差异一方面受到刺激本身物理属性(诸如嗓音的声门形态,面孔的五官比例等)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进化过程中天然形成的同性竞争压力的塑造。2)类Stroop任务结果表明,即使要求被试只判断嗓音吸引力而忽略面孔吸引力,人类吸引力信息加工仍然存在视听觉通道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吸引力一致时,双通道比单通道的呈现方式更能促进被试对低吸引力嗓音信息的加工,激活双侧颞上回等与信息整合的脑区。此外,高吸引力嗓音的加工受到与其吸引力水平一致而不是不一致的面孔吸引力信息的促进,激活大脑与注意力,冲突检测及执行控制功能有关的脑区。
其他文献
纵观张炜四十多年的创作历程,《古船》的发表在当代文坛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此后他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继续探索,创作出《九月寓言》《柏慧》以及《你在高原》等具有当代影响力的作品,在艺术上不断创新的同时始终关注着人精神层面的困境。在他的精神家园里,不乏对不同时代下人的精神层面的困境地揭示,正面逼视人的灵魂,明晰善与恶的关系,守望着自己内心的伦理道德。在当代文学话语中,张炜与时代潮流保持一定的距离,用文化抵抗和
学位
近年来,对B(s)到激发态粲介子半轻衰变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验方面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B(s)到激发态粲介子半轻衰变构成了相应衰变到基态过程的主要背景。为了精确测量B(s)到基态粲介子半轻衰变的分支比、确定CKM矩阵元|Vcb|、解决R(D*)反常问题,人们需要对B(s)到激发态粲介子半轻衰变进行可靠的测量及理论计算。实验上发现的四个最轻的激发态粲介子D0*(2300)、D1(2430)、D1(2
学位
长时间以来,大规模集中发电与长距离输电一直是满足人类对于电力需求增长的首要方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有着很多缺陷,例如投资巨大、建设周期很长、运行灵活性差、停电事故风险性高等。因此微网这类可以做到对大电网进行补充,并有助于对可再生能源进行有效利用的形式,在全球各个国家里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应用。本文主要针对两种不同的天气场景,对于双时间尺度下多源交流微网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和求解
学位
近些年来,电力电子的飞速发展使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谐波电流,从而造成电网电流的畸变。由于谐波电流的存在,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失显著上升,使得电能的生产、输送和利用的效率显著下降,甚至产生电网安全隐患,目前国内外已经研究出各种抑制谐波电流从而改善电能质量的措施。功率因数校正技术作为其中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深受研究人员青睐,不具备PFC功能的电源装置的应用逐渐受到
学位
目前大多数基于深度学习的上采样在实现对特征图尺寸的放大时,容易在具有丰富纹理特征的区域产生伪影、模糊的现象,无法对提取到特征信息的重要性进行区分,导致无法有效地提取特征图包含的细节信息,影响预测任务的效果。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讨论了有效上采样设计思路,提出特征增强的上采样方法并分别构造不同的模型结构应用到语义分割和目标检测网络中。具体工作如下:首先,为了避免简单上采样操作造成的分割图像模糊现象,本文
学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空间认知和脑科学知识体系的完善,国内外学者研发出多种空间认知训练的评估方法。但认知评估任务过程通常是繁复、无趣的,受试者往往会感到无聊、疲惫、注意力难以集中,进而导致无法准确评估空间认知能力。对此,本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个融合手势识别的空间认知评估系统,评估训练前后空间认知能力的变化,并对现有的脑电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本文融合脑机接口、虚拟现实技术以及手势识别技术设计了认知评估系统
学位
相互作用玻色费米模型是描述低激发区奇A核较成功的模型之一.人们已用该模型对U(5)-O(6)过渡区奇A核进行过初步的计算,但尚缺乏同时针对偶偶核和奇A核低激发性质较详细的计算和分析.另外,最近本组在集体运动模型框架内提出了描述过渡区奇A核的新粒子转子模型.因此,利用相互作用玻色费米模型统一描述过渡区的偶偶核和奇A核,并进行详细分析及与新粒子转子模型结果比较就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在相互作用玻色费米模型
学位
社会评价经常发生在个体与他人的互动中。在此过程中,很容易被忽视的是语言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双语研究表明,一些心理效应伴随着不同的语言,这在母语和外语的对比中尤为明显。同时,情绪即社会信息模型(EASI)强调情绪表达和体验在社会互动和决策中的作用,因此,探究不同语言的情绪感知对社会互动和个体决策的影响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实验1与实验2通过随机点运动任务创设不同的难度水平,在被试做出判断后呈现
学位
与偶偶核系统相比,由集体激发与单粒子激发共同主导的奇质量核系统的动力学结构更为复杂,也因此具有更为丰富的结构现象。理论上,相互作用玻色子费米子模型(IBFM)是描述奇质量核结构的非常成功的代数模型。该模型中,奇质量核被看成一个玻色子核心耦合上未配对奇核子的玻色费米耦合系统。本文在IBFM框架下,系统的研究了Eu,Pm和Tb同位素链结构演化中的一阶形状相变现象,细致分析了临界点核素的低激发能级结构,
学位
实时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的一个关键领域,目前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和智能工业技术。目标跟踪按目标数量分成单目标跟踪与多目标跟踪。近年来与单目标跟踪的相关算法取得一定突破,但仍面临尺度变化、遮挡、边界效应等诸多挑战,还有很多理论问题需进一步研究。该文深入分析了单目标跟踪的背景,对相关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该文以深度学习算法Keep Track和Siamese孪生网络结构为基础,引入多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