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舟曲县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ksta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首先分析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空间结构特征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规律,指出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空间结构演变、人类迁徙过程和生态环境演变之间的动态依赖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接着从建国前,建国后,西部大开发新阶段分析了西部生态脆弱区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演变及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分析了西部人口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变化是造成西部当代生态脆弱的重要原因。通过前两章的综合分析,得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演变及人们的迁徙活动应该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与环境和谐相处才能走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此基础上,以舟曲县为例探索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首先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实证分析得出舟曲县的人均生态足迹0.687408hm2,扣除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12%)0.051579hm2后可利用人均生态容量为0.378249 hm2,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超出了当地生态承载力0.309159 hm2,舟曲县存在严重的生态赤字现象。其次,根据舟曲县在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和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定位可知,舟曲县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应该加大对当地生态的恢复与保护的力度。  基于以上两点的分析,舟曲县应该从长远利益出发将超负载的人口有组织,有计划的迁移出去,改变当地贫困落后现状的同时使境内生态得到彻底恢复。因此,本论文提出了舟曲县可持续发展模式—-多元化生态移民方式,主要包括适学人口的教育移民、劳动力的培训输转模式、地缘性贫困地区异地搬迁模式。此生态移民是一种人口全覆盖的多元化的移民,有利于当地生态脆弱区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八条迁移过程中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文章阐述了国内外胡麻产业发展、贸易概况及胡麻资源优势与产业开发前景,概括总结了宁夏胡麻生产发展现状、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及科技创新情况,提出了促进宁夏胡麻产业
JB/T70 4 7标准中对内径 60mm以下和 60mm以上的振动加速度技术条件规定“宽严程度”不等效。同时双面密封深沟球轴承标准明显宽于基本型深沟球轴承 JB / T704 7 stand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