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HLF和SB401双基因导入水稻的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kukak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现在育种技术的发展,可以使水稻在特定区域和/或栽培条件下亩产达到1000公斤以上,保证水稻的高产稳产,人们不再拘泥于温饱,而对稻米营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更多的育种家们希望培育出颗粒饱满,色泽洁白,米质油润、味道香甜,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等成分的优良品种。因此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成为人们首先关注的两大营养特性。利用传统育种手段或通过将含有相应外源基因的转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cid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APAGE)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DodecylSulphate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
本试验以粤糖60号宿根甘蔗为供试材料,在广西大学农学院宿根甘蔗种植试验基地进行宿根甘蔗膜下微喷的效应研究。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处理水平:不微喷不盖膜处理(A),微喷不盖膜处理(B),微喷盖光降解除草地膜(C),微喷盖普通黑色地膜(D)。本试验通过测定四个处理的土壤营养及水分指标、叶片营养及水分指标、甘蔗抗旱性生理指标、甘蔗叶片光合特性指标、甘蔗农艺及工艺性状指标等,来分析宿根甘蔗在不同微喷
为了解PP333(多效唑)和CC(氯化胆碱)单独和配合使用对玉米的生物学效应,为玉米的化学调控和PP333、CC的广泛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4个处理进行浸种对比试验:①蒸馏水(CK);②50mg·L~(-1)PP333;③300mg·L~(-1)CC;④50mg·L~(-1)PP333+300mg·L~(-1)CC。结果表明: (1)PP333和CC单独使用及配合
本文选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甜高粱新品种辽饲杂3号为试材,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和密度四个因素对甜高粱茎叶产量、子粒产量及汁液含糖量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