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MeV能区中子诱发232Th裂变碎片截面测量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i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利用中子活化法,研究了14MeV能区中子诱发232Th裂变反应并测量了裂变至89Rb、130Sb、134Te、138Xe、141Ba反应道的反应截面。活化实验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二所K-400型强流中子发生器上完成,并利用该所HPGe-γ谱仪完成了γ能谱测量。中子由T(d,n)4He反应产生,并用伴随α粒子在线监测中子通量,中子能量由90Zr(n,2n)89Zr与93Nb(n,2n)92mNb反应的截面之比给出;实验用纯度为99.5%的ThO2作为样品,纯度为99.99%的Al片作为监督片,三组样品分别置于0°、45°、90°方向进行了中子辐照。  针对分钟级半衰期的裂变碎片,本工作明显甄别到了89Rb、130Sb、134Te、134I、138Xe、138Cs、141Ba共七种核素,使用较为成熟的相对测量法对相应反应道的截面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得到了在中子能量为En=14.1±0.3、14.5±0.3和14.7±0.3MeV时232Th(n,f)89Rb、232Th(n,f)130Sb、232Th(n,f)134Te、232Th(n,f)138Xe和232Th(n,f)141Ba五个反应道的反应截面。分析中已经考虑了中子注量率波动修正、扣除了先驱核β-衰变带来的计数,也进行了样品自吸收修正、探测效率的样品几何形状修正、级联符合修正以及探测效率随探测距离变化的修正。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图像的采集和处理在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和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这些工作的完成都依赖于一个高速的数据采集系统。同时,数
1997年,西欧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的物理学家F.Sauli首次提出了一种在气体介质中电子倍增的新模式:Gas Electron Multiplier(GEM).并把GEM制作的高速粒子径迹探测器称为GEM探
学位
本文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不同烧结温度下、不同金属氧化物掺杂的CuA102基陶瓷。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以及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仪、正电子湮没辐射Doppler展宽谱仪等实验仪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