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耕作下甘肃庆阳玉米—小麦—大豆轮作系统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动态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ailz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甘肃庆阳黄土高原定位研究了4种耕作处理: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nt)和免耕+秸秆还田(nts)对玉米—小麦—大豆轮作系统作物产量、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表层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动态等理化性质的影响。 1.3种水土保持耕作均有利于作物生物量的增加,其效应随着轮作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明显。2001年至2005年,经过2个完整的轮作周期后,7茬作物的总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均以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处理下最高,传统耕作(t)处理下最低,比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下分别低4.65和2.03 t/hm~2。秸秆还田对2004年大豆和2005年玉米产量增加显著(p<0.05),其中免耕+秸秆还田(nts)下,大豆产量2004年比2002年增加0.88 t/hm~2;2005年玉米产量比2001年显著增加,其中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下增加最多,为3.56t/hm~2,免耕(nt)次之,为2.64 t/hm~2,说明秸秆还田和免耕利于大豆和玉米的生长,但对作物籽粒品质的影响滞后于对产量的影响。 2.2002年各处理间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至2005年玉米收获后,土壤>0.25 mm的水稳性团粒百分含量在各处理下有了显著差异(p<0.05),0-5 cm土壤以免耕(nt)处理下最高,免耕+秸秆还田(nts)次之,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最低,免耕(nt)处理下水稳性团粒含量比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和免耕+秸秆还田(nts)分别高出34.7%、38.0%和29.6%。水土保持耕作利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增加,表现出随实施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团聚体中有机质含量在土壤各层次有不同的分布趋势,土壤团聚体的百分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线性关系不显著。 3.经过第1个完整的轮作周期,0-5 cm土壤易氧化有机碳以免耕+秸秆还田(nts)处理下最高,传统耕作(t)下最低,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从第2个轮作周期开始,3种水土保持耕作下表层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均显著高于传统耕
其他文献
宗教幻想是一种心理真实,社会冲突是一种社会事实。宗教幻想形成了以神圣教义为核心的社会行为规则体系,而这种观念体系常常影响甚至在某种条件下支配着人的社会行为。宗教幻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强化执法监察,打击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是建立规范有序的国土资源管理秩序,确保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由于执法手段、执法机制、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了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体育课时数不足;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大课间及课外体育活动实施情况不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
<正>本刊讯据山西祁县果业中心消息,1月中旬,该县2015年遭受冻害、风害、雹灾的入保梨树理赔款692万元已全部到位,此举既帮助梨农减轻了灾害损失,也为2016年梨树投保奠定了基
期刊
目的:通过比较自拟项痹饮(气滞血瘀证)与颈痛颗粒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探讨自拟项痹饮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疗效与安全性,给予临床患者更多选择,以及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就诊于吉林省中医院门诊符合入组标准的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2名,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为36例。治疗组给予自拟项痹饮治疗,对照组给于颈痛颗粒治疗,患者按照试验规定服用药物,均连续观察
尘螨属于疥螨亚目(Sarcoptiformes)蚍螨科(pyroglyphidae)。主要寄生于室内的尘土中,体积虽小如粉末,但分布数量惊人。尘螨及其代谢产物是一种强烈的过敏源,在人体身上可引起许多过
衰老相关神经损伤类疾病,因各种原因导致神经细胞缺失和神经组织受损,又因机体衰老难以自体恢复,而造成患者的长期运动和认知功能障碍。此类疾病的发病率和危险系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不仅对家庭也对当今老龄化社会带来巨大压力。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不仅可以自我更新以维持干性,还可分化为多种神经细胞,维持脑内稳态,因此是神经修复与再生的良好工具。但NSCs的数量和增殖能力随
通过对网上信息资源特点的分析,指出传统文献分类法对网络信息组织的不适应性,提出通过分类法和主题法相结合构建网络信息分类体系,逐步形成统一的网络分类法.
以TPO弹性体为基料,以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三聚氰胺(MEL)为膨胀阻燃体系,制备钢结构防火卷材。通过耐火性能测试、极限氧指数测试、水平垂直燃烧性能测试以及烟密
简述了水下焊接技术及其水下焊接的主要方法。针对国内“十五”期间研究开发的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介绍了实际应用于海洋工程中的水下干式高压焊接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技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