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挥发物组分测定及其在园林绿地配置应用策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nchang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群落是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基础和提高城市景观内涵的前提,是城市绿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生态城市”、“生态园林”的提出及建设过程中,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保健功能和人文内涵的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相对较少,为了能够对杭州地区的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构建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本研究从植物群落应用于城市绿地建设的发展历程着手,对城市绿地植物群落设计的理论研究及实践进展作了总结分析,选择杭州地区相对稳定并具独特人文涵义的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典型植物群落,在栀子群落生态学特征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栀子VOCs组分及其日动态释放变化测定,确定植物VOCs中具有抑菌、保健、净化空气等作用的活性成分,对栀子VOCs的功效作出科学评价,结合植物造景理论,提出栀子在营建具有体验与感知文化氛围的生态保健群落中的应用策略,为杭州“生态立市”、创建“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文献查阅,实验分析和群落调查,论文取得了以下三方面成果:(1)栀子多生于向阳的岩石露头率较高的山地下坡较薄土层,在郁闭度60~70%的中亚热带顶级常绿阔叶林中呈区域性随机分布,栀子群落中蔷薇科的石斑木、樟科的乌药、杜鹃花科的马银花三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其主要伴生树种。(2)采用热脱附气质联用技术对栀子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从其花朵中共鉴定出62种成分,主要为萜烯类、酯类、醇类物质,萜烯类成分总计31种,占类别总量的50%;其次为酯类物质,共14种,占成分总量的22.58%;再次为醇类物质10种,占类别总量的16.12%。(3)在栀子群落学研究和绿地功能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现有杭州地区的绿地植物群落提出进一步优化的策略,为推动城市绿地群落设计技术更多地融合生态学的技术内容,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绿地建设和杭州地区生态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并对保健植物群落生态的设计方法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其他文献
建立了社区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理论的思想,结合熵值法处理指标体系的权重,提出了基于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的社区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该模型有效地实现了对社区信息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我国自1956年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经过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自然保护区长期实行的国家管控式的管理模式
<正>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军人的适应问题则显得越来越重要。军人的适应是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性的诸多方面。如对军人日常行为规范需求的适应,人际关系的适应,军队集
期刊
著名古典学家M.I.芬利(M.I.Finley,1912—1986)的代表作《奥德修斯的世界》,首次出版于1954年,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影响,成为研究荷马著作的举足轻重的作品,也奠定了芬利在
为了研究桂花(Osmanthus fragrans)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成分、动态变化及其对空气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从化学生态学角度为桂花的园林应用提供科学数据。本研究应用植物化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参与国际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和种类骤增,其中涉外案件也越来越多,人民法院正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我国知识产权司法
为了摸清杭州地区主要园林植物释放的VOCs的成分和含量及其季节动态变化,为园林绿化提供科学的依据,本研究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和热脱附-气质联用(TDS-GC-MS)技术对杭州地区16种主
基层公务员在我国公务员队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公务员队伍的基石,是大政方针和各种措施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承担着公共服务直接提供、国家行政权
正是因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和所汇聚的相关学科,所以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式就可以按照不同形态的心理学来进行定位和考察。进而,在民族心理的基本构成中,常识
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说是从自身的居住环境的发展而起源的,人类每天的生活的基础也离不开其居住的环境和具有不同功能性的家具的使用。本文以探讨对东北地区朝鲜族居住文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