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ECD、α-Catenin、nm-23HI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苏州医学院 苏州大学医学院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479676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探讨了E-cadherin、α-Catenin、nm-23Hl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肾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研究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9例正常肾组织和41例肾癌标本中E-cadherin、α-Catenin、nm-23H1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转移、复发和生存期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正常肾脏组织均100﹪表达E-cadherin、α-Catenin,9例正常肾组织8例(88.9﹪)nm-23H1阳性,而肾癌41例中E-cadhem、α-Catenin、nm-23H1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分别为17.1﹪(7/41)、56.1﹪(23/41)和39.0﹪(16/4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肾癌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cadherin、α-Catenin、nm-23H1在PT4.N1-3orM1期的表达(分别为0﹪、29.4﹪、17.7﹪)较PT1-3NOMO期(分别为29.4﹪、77.8﹪、54.2﹪)明显减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α-Catenin阳性的肿瘤具有较高的术后三年生存率,α-Catenin阴性者易发生早期转移复发,影响患者的预后。 研究结论为E-cadherin、α-Catenin、nm-23H1表达降低均提示肾癌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与肿瘤浸润转移相关,α-Catenin对肿瘤病人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为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免疫调节作用与乙型肝炎慢性化病理机制的关系,该研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流式细胞仪分析(FCM)的方法,对活动期慢性乙
目的检测妊高征患者胎盘绒毛组织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I mRNA的表达,探讨线粒体能量代谢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用地高辛标记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I探针,同时对正常孕
该研究旨在用脑片法建立一种离体PD早期实验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进行PD神经保护性治疗的研究.实验采用6-羟多巴胺(6-OHDA)对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选择性神经毒性作用建立